本文由Bonjour 我的巴黎情人提供
在巴黎找工作,由於現在歐洲普遍不景氣,通常在變成正職之前,都要先完成大概三個月的實習。先實習在轉正職,這個程序幾乎已經變成標準流程,對於法國的年輕人是如此,對外國人來說,更是唯一能夠拿到工作簽證的方法。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曾經去面試實習的經驗,大概是兩年前吧,那個時候Céline因為要在巴黎大幅度展店,所以釋出了可以說是『夢幻實習』的機會。其實LVMH集團的實習,都是全法國商院學生搶破頭都要拿到的工作,但當時Céline的實習待遇,又比其他LVMH旗下品牌更優渥,除了實習薪水幾乎是正職的水準,實習結束還保證進入公司內部就職,所以篩選的更加嚴格。
Céline徵實習生的消息當時沒對外公告,只有可以稱為巴黎商院御三家的HEC、ESSEC、ESCP的學生有機會到面試階段,我自己是因為剛好認識的 人在Céline人資部工作,所以才有辦法把履歷遞進去,也順利的被通知面試。不過在一踏入面試現場,發現大家都這麼厲害,確實是有種鴨子闖入天鵝湖的感 覺,頓時有些自卑。
Céline的面試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測試對品牌的了解,面試的時候會把你帶到擺滿Céline商品的房間,然後主管隨便從架上拿下一個當季商品 給你,要你開始介紹。不管是型號、皮的種類、價格都要很精準的說出答案,所以在面試之前就要先把所有商品記好,還好Céline的商品也不多,不然真的會背到作惡夢。
第二關是測試面試者的商學背景知識,主管會告訴我們現在Céline的品牌策略,譬如其中一題就是Céline現在的商業對手是Hermès,要我們對兩個品牌作出分析,想出行銷策略,提出兩個公司的優劣比較。
來到最後一關,就沒有那麼制式的問答,完全變成面試官的自由提問。這樣聽起來好像比較輕鬆,但其實這才是壓力最大的階段,我當時遇到的女面試官就非常的嚴厲且冷淡,過程中我心裡一直倒抽一口冷氣,想說她的侵略性也太強。
面試進行了一整天,過程當中真的一刻都沒辦法鬆懈,像面試時尚品牌,跟一般企業面試很不同的地方,就是你整個人的打扮、妝容都要符合公司的形象。像 Céline的創意總監Phoebe Philo的風格就被Vogue形容為『cool minimal』,所以你就要打扮成有個人風格的極簡優雅,不然面試官當下就會跟你說:『我覺得你的打扮跟Céline不合』法國人是非常重視美感的民族,如果美感被否定,那其他地方表現的再好,都很難扳回一城。
除了面試官很嚴厲之外,面試者之間的氣氛也是有種女人戰場的感覺。像第一關的時候,因為只要面試完的人就會知道房間裡有哪些商品,所以晚面試的人,都會想 問已經面試完的人裡面有什麼東西。但當然沒有人會透露任何消息,更恐怖的是我還有聽到有人告訴別人:『有很多男鞋,還有男生飾品,你們要趕快準備。』問題 是裡面根本只擺女生的商品,之後這個謠言就蔓延了開來,所有還沒面試的人都拿著Iphone狂查所有男裝的東西,但出來之後每個人都若無其事的繼續加重這 個謠言,繼續告訴別人:『男裝的東西好多,考得真的很難!』
Céline的面試經驗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我從裡面卻學到很多。也想告訴大家以後如果面試的時候,就是保持冷靜,其他面試者說的話聽聽就好,因為歐洲人沒有在跟你裝好人的,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做好。即使失敗也不要氣餒!
Sometimes, we need to be hurt in order to grow.
有時候,我們需要傷痕才能茁壯。
We must lose in order to gain.
我們要先失去才能收獲。
Sometimes, lessons are learned best through pain.
要經歷苦痛才能學到最寶貴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