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斑、乾癢、黑色素沉澱…,隨著四季遞嬗而浮現的肌膚問題雖然不甚相同,卻具備同樣令人困擾的程度,而即將步入時程表的夏季,代表頑強的痘痘大軍又要開始進攻。
幸好,The Femin 一系列的「戰痘文章」,已為女孩們備好治療面部痘痘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但面對那些長在前胸、後背或手臂上的痘痘,我們該怎麼處理才適當呢?
Photo: Pinterest
1.身體痘痘的成因
根據美容皮膚科醫生 Dr. Tiffany Libby 說法,痘痘不僅生長於臉上,也會在身上所有有毛囊的地方出現,與面部痘痘成因相似,皆因毛孔阻塞、肌膚發炎、皮脂腺過度分泌而產生;如果妳發現妳的身體上長出這些痘痘,這表示妳可能正在遭受壓力、空汙或飲食失衡(如攝取過多高升糖指數食物)等問題所擾,或是使用不正確的方式清潔身體,而累積在身體皮膚上的汗水、油脂和因與衣物摩擦而出現的肌膚損傷,也會刺激痘痘的猖狂生長。
Photo: @breadway_ods
此外,荷爾蒙的分泌變化亦與痘痘生長有直接關係,因為荷爾蒙就像在我們體內負責讓各部位器官完美運作的小型軍隊,一旦失調便會引起程度不一的健康與肌膚問題;對此,皮膚科專家 Dr. Joshua Zeichner 解釋道:「由荷爾蒙失調引起的痘痘,通常會生長於臉部下方三分之一的部位,包括下巴、脖子和下顎;而長在手臂或背部的痘痘,則較有可能為外在壓力源或過度活躍的毛孔狀態所導致。」
由此可見,比起面部痘痘,荷爾蒙對身體痘痘的影響是相對較小的,因此 Dr. Joshua Zeichner 建議,如果妳認為妳身體痘痘的成因源自於荷爾蒙失調,那麼這類痘痘很可能無法僅用一般的抗痘/清潔產品做治療,這時最好尋求皮膚科專家的幫助、擬定一套較完整的療法。
2.如何分辨身體痘痘和過敏性皮膚炎?
然而,並不是身體上的每個小突起都是痘痘,它們有可能是皮膚對異物摩擦產生的過敏反應;對此,Dr. Joshua Zeichner 提供一套辨別法則──痘痘最常見的外型,便是一顆紅色的隆起,而過敏反應則主要表現在泛紅、發癢、如鱗片般脫屑等徵狀上,有的則伴隨水泡產生,這種的就比較不會癢、而是痛。
若這個過敏發炎的反應是受外界因素刺激產生,它看起來會像極了那和肌膚摩擦而造成傷害的物件形狀/紋理,譬如妳發現妳前胸有個狀似痘痘的發癢區塊,而它的形狀看起來就像妳常戴的那條項鍊,那這很可能就屬於過敏反應,而非一般的痘痘。
Photo: Pinterest
3.身體痘痘的照護法則
為了對抗身體痘痘的侵擾,編輯也根據眾美妝專家的建議,彙整出以下5項照護法則:
1.使用含「水楊酸」或「過氧化苯」的清潔用品。這類清潔用品與一般洗面乳成分相似,因此能發揮絕佳的治痘功效。
2.使用「果酸」、「β-羥基酸」等化學性去角質劑。由於身體的肌膚通常比臉部還厚上許多,對各式保養品的耐受力也較強,因此不需擔心「過度去角質」的問題,而果酸、β-羥基酸這類的化學性去角質劑,能幫助移除死皮細胞,並降低細菌感染機率。
3.視不同身體部位給予不同治療。舉例來說,脖子處的皮膚與其他部位相比較為敏感,因此長在這部位的痘痘必須謹慎治療,若出現任何發癢、乾燥、脫屑等情形,請立即停用產品並拜訪皮膚科醫生。
4.在運動出汗後立即脫下衣服淋浴。在運動後繼續穿著的、浸滿汗水的緊身運動衣,會將所有細菌和皮脂吸收進纖維裡,並傳導至皮膚上,因此造成或加劇痘痘生長;因此我們應在運動後立即脫下衣服並淋浴(光使用毛巾擦汗而不淋浴是沒用的),結束後別忘了塗上質地清爽的乳液做保濕。
5.勤換衣服。同一件衣服不要穿太多天,且盡量選擇輕便透氣的布料,或是版型較寬鬆的衣服,從而減少衣物與肌膚的摩擦次數/強度,降低由外部刺激帶來的長痘痘風險。
Photo: Peter Thomas Roth
4.專家推薦產品
1. Neutrogena(露得清)– Body Clear Body Wash
此款身體沐浴乳富含抗痘聖品──水楊酸,能幫助去除於背、胸、肩生長的痘痘,同時也為身體肌膚做足保濕,其豐富的泡沫質地則能起到優質的清潔效果。(購買連結點此,台灣、香港皆可寄送)
2. Paula’s Choice(寶拉珍選)– Skin Revealing Body Lotion
本身體乳液含有10%果酸、豐富的抗氧化物和修護舒緩因子,能幫助保濕、去除老廢角質、減緩老化跡象、改善膚色不均,並安撫去角質後可能產生的不適感,不含香料與色素,以絲滑的乳液質地溫柔呵護肌膚。(購買連結:台灣 / 香港)
3. Glytone – Acne Treatment Spray (Back and Chest)
該身體噴霧蘊含2%水楊酸成分,能深層清潔毛孔並阻止背、胸、肩的痘痘生長,並具備快乾特性,而特殊噴頭設計,則提供以不同手勢握住瓶身噴灑的便利性。(購買連結:台灣 / 香港)
Photo: Paula’s Choice, Amazon, @taylorsison
Cover/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