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歷史和藝術,家具設計也是影響著 Dior 不斷創新的泉源——諸如鼎鼎大名的 Lady Dior 手袋,上頭極具標誌性的籐格紋(Cannage),即是取材自品牌首場發表會秀場中的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椅子。
而今年,Dior Maison 也集結了17位當代藝術家推出「Dior Medallion 圓背椅藝術家系列」,以他們豐沛的創造力重新構想品牌另一款經典家飾:路易十六風格圓背椅,並從中反映品牌永恆的現代性。
「Dior Medallion 圓背椅藝術家系列」在米蘭 Salone del Mobile 的展覽現場
Dior 的鎮店之寶:路易十六風格圓背椅
Christian Dior 曾在回憶錄提及,自己在創立品牌之初便選擇這種「莊重簡約,既經典又巴黎」、象徵法式優雅美學的座椅,來款待每位時裝秀嘉賓。橢圓造型上頭的 Fontanges 蝴蝶結,靈感源自路易十四的情人芳達姬女公爵所穿戴的蝴蝶結配飾,與經典圓背椅相輔相成,自此成為 Dior 蒙田大道30號的標誌性裝飾符碼。
店內角落擺放著 Medallion 圓背椅
不論是從 Diorama 到 Diorissimo 點綴黑色、金色,或粉紅、灰色的首批傳奇香水瓶,那柔美而感性的外型設計,或是 Dior 的首間精品店 “Colfichets” 之店內裝飾,皆能一瞥優雅的橢圓身影,自1947年來都以籐格紋與 Toile de Jouy 法式印花圖騰椅套點綴的圓背椅,迎接每位貴賓。
Medallion 圓背椅
Dior Medallion 圓背椅藝術家系列
為了致敬傳世的「鎮店之椅」,Dior 本次攜手17位藝術家推出「Dior Medallion 圓背椅藝術家系列」,這些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們都曾於許多知名博物館展出,諸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以及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等。本次合作以前所未見的多元視角,藉由他們的獨特視野和對藝術與文化的敏感度,在創造中綻放 Dior 亙久綿長的幻夢。
本系列也能大致分為幾個視野,分別是建築師、產品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和藝術設計師的角度,重新研究「路易十六風格圓背椅」的多種可能:
視野一:發掘建築師眼中的另類結構
伊朗、埃及裔的法國建築師兼設計師 India Mahdavi 融入了都會的歡愉氛圍,以陰柔而強烈、生意盎然的個人特色,在當代多元文化的對話中,重新詮釋路易十六風格的圓背椅。
India Mahdavi 讓鮮明色調與經典的「Dior 灰」形成對比,再搭配源於印度喀什米爾的精緻刺繡技術,透過這種微妙衝突,為象徵古典主義的圓背椅賦予嶄新而融合的風貌,讓五張圓背椅「分開各有不同,卻能團結成為一個部落。」
法國建築師兼設計師 India Mahdavi 與其作品
日本建築師兼設計師吉岡德仁雜揉了當代藝術與建築、融合過去和未來,企求「超越人類的感官」,利用情緒、能量、聲音與氣味等無形體元素,並從自身文化傳統與自然界的靈光中汲取妙思;將「光」轉化為一種素材,使作品宛如光學錯視,在透明與浮雕的微妙互動中湧現變化,創造介於抽象和現實之間的迷人物件。
日本建築師兼設計師吉岡德仁與其作品
中國建築師兼設計師馬岩松則將圓背椅推向未來,系列命名為《METEOR(流星)》的圓背椅以單色聚氨酯3D列印製成,結合美學思考與時空哲學的探索,尋求嶄新的概念視野,平衡中保有和諧、融合自然與結構,使兩者產生情感聯繫,也反映出他超越時空的設計精髓。
中國建築師兼設計師馬岩松與其作品
視野二:看產品設計師們如何把玩現實感知
設計師佐藤大擅長捏塑現實、把玩感知、重建空間,其工作室也以 Nendo(日文的「黏土」)命名,作品像是臻至完美的幻覺藝術。本次重新詮釋的圓背椅受人譽為「圓背椅 3.0」,以一抹經典灰白色調和 Christian Dior 最喜歡的淡粉色點綴,椅背、椅座與椅腳一體成型,由輕薄的鋼化玻璃塑造成半圓,形成具包覆性的私密空間,宛如凝結時空中的間奏曲——正如佐藤大靈光乍現的感想:「這是一場與迪奧先生的漫長對話。」
設計師佐藤大與其作品
法國產品與室內設計師 Constance Guisset 在藝術與室內設計、設計和舞台美學的交集中,探索不同領域、尋求折衷主義與意義。除了為家具製造商設計,還為音樂會與當代舞蹈創作設計舞台佈景,其中尤以 Wang Ramirez 舞團的合作特別知名。
秉持這樣的精神,Constance Guisset 的作品體現出自由輕盈的清新感,靈感來自圓背椅的尺寸與展演作用,進而打造出由兩個對稱的橢圓與磨製木質結構組成的折疊椅,好似一只精緻的雙殼貝,讓物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結合舒適、感官與游牧精神,滿足日常生活的各種願望。
法國產品與室內設計師 Constance Guisset 與其作品
黎巴嫩產品設計師兼建築師 Khaled El Mays 在本系列帶來了三把圓背椅,展現精湛的編織工藝,創意來源之一來自周遭環境,二是在自身東西方雙重文化之間的對話。使用在地工藝與合法取得的素材是他工作的核心價值,而為 Dior 設計的獨特作品,則展示了他在美學方面所青睞的解構過程。
每件作品各代表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從尊重原始比例的重新詮釋、改變用途與價值的重塑外型,到最後的完全解構,Khaled El Mays 捕捉了歷史物件的經典本質,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引領作品超越時間限制。
黎巴嫩產品設計師兼建築師 Khaled El Mays 與其作品
視野三:室內設計師們致敬經典的摩登優雅
法國室內設計師 Pierre Yovanovitch 受1920年代新古典主義運動「瑞典式優雅」啟發,在大自然的瑰麗色彩和有機形態中,獲得無窮盡的靈感來源。他將 Dior 的標誌圓背轉化成「反叛又當代」的作品,兩把鋼製圓背椅採用 Marc Bohan 於1967年設計的 Dior Oblique 斜紋帆布與原始色調,由著名 Vermont 工作室特別製作的精美刺繡,被稱為「Dior 賢伉儷」——如同愛侶般既是一體,卻也各自擁有相異性格。
法國室內設計師 Pierre Yovanovitch 與其作品
來自義大利與美國的室內設計雙人組 Dimorestudio 跨足藝術、時尚、電影和旅遊,以超現代的作品和多樣靈感,讚揚建築與設計的豐富創造力,設計師 Emiliano Salci 與 Britt Moran 敏銳察覺 Dior 圓背椅的歷久彌新與法國精神,選擇將原件解構為數塊,再重新組裝,以珍貴的青銅與黃銅夾固定、添上金箔粉飾灰泥,證明了經典符碼的本質是永恆的優雅。
室內設計雙人組 Dimorestudio 與本次創作
法國室內設計師 Sam Baron 的作品頌揚藝術以及 Christian Dior 鍾愛的人生樂趣,結合文化、歷史以及樂活人生觀,重新詮釋的圓背椅散發現代感。
跳脫了座椅單人使用的限制,Sam Baron 將其極具辨識度的橢圓輪廓移植到其他室內與外座椅作品上,包括鞦韆與雙人搖椅等,以多彩的想像孕育出俏皮新作,反映 Dior 對美好事物所抱持的詩意憧憬,以及對自然植物的熱愛,創造出一系列能共享的家具,歌頌親密幸福與真誠相遇的美妙時刻。
法國室內設計師 Sam Baron 與其作品
而荷蘭室內設計師 Linde Freya Tangelder 則描述她對周遭環境的看法:「美可以在生活中的日常、未經雕琢的事物與漫不經心中尋獲。」其創作宇宙結合藝術、設計、雕塑和建築,展示平凡的日常物品,將其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Linde Freya Tangelder 將圓背椅以鋁材重新詮釋,並融入 Christian Dior 所愛的經典灰色——也就是「最實用、優雅」的色調,以近乎原始的型態表現經典的橢圓,並用三支椅腳與傾斜的椅背保留原始平衡,以純粹與不規則的細節頌揚了手工藝完美的不完美,進一步凸顯其極簡風貌、細緻打造與歷久不衰的特質。
荷蘭室內設計師 Linde Freya Tangelder 與其作品
視野四:探索藝術家腦中的一曲頌歌
法國視覺藝術家 Pierre Charpin 的創作動力,來自於追求新感受與驚喜搭配的渴望,他這麼定義自己的創作手法:「在已然存在的與不存在的事物之間,佔據一個不確定的位置。」
其作品反映出對簡約與精緻的極致追求,正如他重新創作的圓背椅,其成品是象徵性的物件,如同畫作中所勾勒的線條佔據空間,呼應 Christian Dior 繪製的訂製服設計圖;鏡面座椅則與鋼骨結構形成鮮明對比,邀請貴賓「在被觀看之前先審視自己」——是對時尚與身份建構的一種引人入勝的反思。
法國視覺藝術家 Pierre Charpin 與其作品
從森林邊緣到林間樹影,法國藝術家兼設計師 Joy de Rohan Chabot 取材自童年夢想,以如夢的個人特色打造宛如植物般的圓背椅。詩意的姿態呈現出當代議題的核心,細緻的葉片綻放形成椅背與椅座,致敬 Christian Dior 對花卉的熱愛,也讓人聯想女裝創意總監 Maria Grazia Chiuri 的2020春夏季時裝秀上,讚揚植物世界的頌歌。
法國藝術家兼設計師 Joy de Rohan Chabot 與其作品
南非藝術家 Atang Tshikare 則醉心於自身的札那傳統與非洲文化的多樣性,作品中凸顯關於宇宙、神性的信仰與神話。他為 Dior 設計的圓背椅以純素鞣製皮革打造,並採壓紋工法印上星座浮雕。古老的非洲班圖人象形文字符號如夢似幻,以黑白二色圓珠裝飾,傳遞諸如「我們」、「靈魂」與「不朽」等訊息,每個符號的英譯精細地雕刻在木質椅座上。
這件雕塑般的作品名為《Dinaledi》,在 Atang Tshikare 的母語札那語中意為「星星」,以宇宙作為生命初始以及生命的演進為創作靈感,他以非洲春天時南北半球對應的星座,象徵環繞我們身邊的魔力與美麗,想像天體與靈性、著迷於命運及其象徵,呼應 Christian Dior 對星座的喜愛,同時具有強烈的和平理念,讚頌有形與無形世界的共存。
南非藝術家 Atang Tshikare 與其作品
視野五:設計師們融入生活靈感的難忘創意
現居荷蘭的西班牙設計師 Nacho Carbonell,作品多有機且具有敘事性,讓人暫時逃離日常生活,也帶來互動、驚嘆、發現與理解;以徘徊現實與抽象想像之間的實驗而聞名,交互運用素材、堆疊、紋理與形式為作品注入生命。
Nacho Carbonell 為 Dior 圓背椅賦予了全新特色,重新撰寫的經典故事;橢圓椅背擴展成像素效果,椅腳也做了相同處理,創造出「多」的幻覺,揉合現代與永恆兼具的特質,頌揚其普世之美。
西班牙設計師 Nacho Carbonell 與其作品
韓國藝術家兼設計師 Seung-jin Yang 用「簡單、獨特、有趣」來描述他對 Dior 圓背椅的重新詮釋。靈感來自於特性迥異的物體間所產生的矛盾,他曾以精湛的技藝於氣球家具系列中呈現,如今將品牌符號化為挑戰想像力的趣味創作。 Seung-jin Yang 使用了環氧樹脂形塑不同氣球,重新打造結構、椅座與椅背,象徵脆弱與不穩定性;作品散發愉悅、驚奇敢,並兼具莊重、典雅和高超的工藝技巧。
韓國藝術家 Seung-jin Yang 與其作品
另一位韓國藝術家 Jinyeong Yeon 則在作品中轉化日常素材,揭示其美妙、賦予新生。他所詮釋的兩款圓背椅粗獷而炫彩,其構思源自建築、品牌時裝秀與創意總監的設計,其中一款由金屬管製成,透過砂模鑄造巧妙塑形;另一款以鋁板打造,對角走向的條紋,令人聯想 Dior Oblique 主題圖案,流露難忘魅力。
韓國藝術家 Jinyeong Yeon 與其作品
現居倫敦的義大利設計師 Martino Gamper 融合形式與功能、風格與結構,同時也對自身提出質疑,2017年以「100天100把椅子」創作計畫打響知名度,在100天之內利用現成物、回收材料結合現有的椅子創作出 100 種奇異的混合造型,富有詩意又略帶幽默。本次簡化了圓背椅的線條,同時保留其獨特元素,以色彩與布料為椅子提供精巧的當代願景,使作品成為具有實際功能、優雅又永恆的見證。
義大利設計師 Martino Gamper 與其作品
Read More
>>> 一本女性賦權的頌歌,Dior 攝影書籍《Her Dior: Maria Grazia Chiuri’s New Voice》
>>> 集結多名攝影師打造私密美學場域,Jil Sander 全新寫真書《Familiarity》
Photo:Dior
Cover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