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利的幾何線條、飽滿的高對比用色、重複的物件安排、完美到不可思議的對稱性…,來自瑞典的攝影師 Marcus Cederberg,無疑以匠心獨運的鏡頭美學,征服了眼光愈來愈挑剔的現代人,而他簡約迷人的畫面構圖更是他的識別特色之一,巧妙地將每禎自觀景窗望出去的日常光景,昇華成一幅幅風格鮮明的畫作。
堆砌色塊感的負空間美學
原先在瑞典 Örebro 市政府擔任 IT 經理的 Marcus Cederberg,在為家人拍照時意外發現對攝影的興趣,而當時方崛起的影像平台 Instagram,便成為 Marcus Cederberg 分享作品的重要媒介,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露出,Marcus Cederberg 更相信自己注定要走上攝影師一職的發展道路。
與自己崇拜的攝影師 Jeanette Hägglund、Diletta Pacifici、Marina Tamsol 一樣,Marcus Cederberg 也對建築和街景充滿無限熱情,因此選擇在 “Less is more” 的極簡風格框架中,捕捉當代建築那強調線性元素的立面、落於其上的戲劇化光影,或是從建物內部觀察出去的奇幻景象;而遺世獨立一般的窗框、旋出美妙韻律的階梯、以俯瞰視角觀察的廣場或港口等宏觀畫面….等等,亦成為 Marcus Cederberg 眼中獨特的拍攝主題。
Marcus Cederberg 也曾在採訪中提及20世紀建築對其創作的靈感影響:「我喜歡 Santiago Calatrava、Zaha Hadid 等偉大建築師的作品和包浩斯風格,這種建築與我的攝影風格極為相襯。作為一名總是在尋找陰影、形狀、對稱圖樣和大型負空間的創作者,建築便是我最合適的創作素材。」
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練習後,Marcus Cederberg 漸漸發展出堆砌色塊感的負空間美學(negative space),常使用留白手法創造出抹去主體重要性的、帶有趣味對比性和多重觀察視角的概念性影像;此外,Marcus Cederberg 亦鍾情於鮮明色彩的運用,讓存在於日常建築或街景中、濃烈得有些超現實的色彩們,能透過某種難以言說的方式觸動觀者情緒,而影像中那廣袤無垠的簡練構圖,更激發觀者對於「鏡頭之外發生的事」的強烈好奇。
Follow Marcus Cederberg
Photo: @marcuscederberg
Read More
>>> #ThroughTheirEyes:捕捉公路旅行所見,Hayley Eichenbaum 堆疊色塊的建築意象
>>> #ThroughTheirEyes:3位西班牙街景攝影師,以恬淡的日常鏡頭捕捉感性瞬間
>>> #ThroughTheirEyes:窺探建築奧秘,攝影師 Clemente Vergara 以非凡視角捕捉幾何之美
>>> #ThroughTheirEyes:為日常添上鮮明色彩,透過攝影師 Matthias Heiderich 的另類視角探索城市
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