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 Ferdinand du Puigaudeau 畫作,就能了解他對光影和色彩的敏銳度之高,這位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中,充滿了對自然風光、夜景、農村生活和節慶場景的詩意表達,Ferdinand du Puigaudeau 尤其擅長描繪黃昏或月圓時分的景象,將落日餘暉所暈映出光影的柔和對比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受到平靜美好而浪漫的氛圍,以及大自然的靜謐與力量。
生錯時代,仍要當藝術家,日落餘暉的捕捉者 Ferdinand du Puigaudeau
Ferdinand du Puigaudeau 在 1864 年 4 月 4 日出生於法國南特,在 14 歲父母離異後,他開始與叔叔一起生活,叔叔知道他的天賦在哪,因此不斷鼓勵他。
19 歲開始,Ferdinand du Puigaudeau 前往義大利羅馬學習,後來輾轉在比利時認識了雕塑家 Constantin Meunier,雖然不是正規的學習,卻也帶給他心靈上莫大的啟發。
他在 1886 年到達讓 Vincent Van Gogh、Paul Gauguin、Charles Laval 都趨之若鶩、著名的藝術家聚居地阿旺橋(Pont Aven)之前,基本稱得上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
1900 年左右,Ferdinand du Puigaudeau 搬到離巴黎不遠的薩努瓦(Sannois),遇到了法國浪漫主義畫家 Edgar Degas(竇加)並成為好朋友,因受到 Edgar Degas 深刻影響,從 1904 年起,Ferdinand du Puigaudeau 選擇往返於威尼斯和法國之間,在此期間,Ferdinand du Puigaudeau 創作出無數廣受讚譽的作品,不過即便如此,他與家人仍生活在貧困邊緣。
即使藝術無法拯救他、美也無法改善他的生活,Ferdinand du Puigaudeau 仍選擇不斷作畫。
最終在 1910 年,Ferdinand du Puigaudeau 選擇搬到法國西部城市勒克魯瓦西克(Le Croisic)永久定居,在那裡過著隱居的生活,偶爾接待藝術家來訪。
孤獨與靜謐的力量
Ferdinand du Puigaudeau 在過世後才開始獲得公眾廣泛地認可,大部分原因是因他一生經歷的經濟困難實在相當煎熬,而他的孤獨上癮也是許多人討論的話題。
雖然在 1900 年,他曾參加巴黎世界博覽會(Exposition Universelle),並於 1903 年舉辦過首次個展、2001 年在法國巴黎 Musée carnavalet 展出《L’âge d’or de la peinture en Bretagne》,不過總體而言,他在大眾前亮相的次數很少,簡直就是當時代法國藝術圈中的孤獨患者。
Ferdinand du Puigaudeau 的藝術風格明顯深受印象派影響,他的畫筆下,光線似乎能在畫布上遊走、跳動,顏色層次分明而富有深度,他十分擅長將田園詩般的場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使筆下畫作充滿了人文關懷與自然美感。
以最詩意的色彩和最細膩的筆觸,Ferdinand du Puigaudeau 將自然的美永遠留存於畫中了,而這位忠於自我、有崇高藝術追求的畫家,作品仍在現代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Read More
>>> 在藝術家 Guim Tió Zarraluki 筆下的廣闊景色中,看見了生而為人的孤寂感
>>> 在藝術家 Yukiko Noritake 筆下,巴黎成了夢幻交織著現實的魔法城市
>>> 你就是宇宙送給我最美的禮物:在藝術家 yeye 筆下,看見人類與狗狗最純粹的愛
Photo: Wiki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