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個尋找自己的旅程,很多人喜歡討論30歲時的迷惘或40歲時的豁達,卻總會忘記了20歲時的熱情和期盼。20歲的時候,對於生命和世界的憧憬,你還記得嗎?我還記得當年的我,以為自己有著可以改變世界的能力……
Interview 專訪
「我很早就知道什麼是『無常』,知道人生的本質就是變化。」:專訪 徐若瑄
我從徐若瑄身上看到最明顯的,就是她完整體現了「平衡」之中的流動性。所謂平衡,不是靜止不動,而是像衝浪一樣,在一波又一波的高低潮中,穩定規律地前進,悠然順應每一次的變化,一步步超越過去的自己,通其變,天下無弊法。…
「要能大膽發夢,也要敢於清醒。」:專訪 Gia 唐熒霜
她是首個登上義大利版《Vogue》封面的台灣模特兒,與好萊塢演員 Chris Pine 在 Armani Code 香水全球廣告中合作…..,這些洋洋灑灑的成績,寫滿了她的履歷表,讓台灣時尚圈談論到登上國際舞台的模特兒時……
「姊妹就像情人,性格不同卻能處得來。」── 專訪 余香凝和余潔滢
說來奇妙,兩個個性很像的人,未必處得來,相反個性迴然不同的人,卻能夠互補不足,相處起來能讓二人共同成長,所以很多恩愛的情侶性格都是一凹一凸……
「懷著愉快感恩的心,才能展現花卉最美的姿態。」:專訪 Where’s Flower 花藝師 Meiya
每天與花為伍的花藝師,以雙手重新整治花卉植物,讓它們以最美麗的姿態展現在需要世人面前,從生活周遭就能感受豐富的自然能量……
疫情蔓延之際,台灣時尚業如何守住這波衝擊?——專訪 台灣時尚圈工作者
在疫情過後,全球時尚界又將會被洗刷出怎樣一番光景?對此,編輯採訪了服裝品牌 APUJAN 創意總監詹朴、團團選品買手兼營運長宋安……
「沒有經歷過失去,不會知道自己需要把握現在。」── 專訪 孟耿如
在攝影棚的梳化間就著泛黃的燈光聊著,我才發現,這個笑容燦爛的女孩,與我所見過的女明星都不同 ──「被觀看」的狀態,從未框架她的生活方式……
「若想成為無可取代的人,必須與眾不同。」:26歲的我們,都會感同身受的詩句
A Day 邀請到今年踏入 26 歲的新演員蔡思韵,跟我們一起閱讀 Chanel 女士的金句,一同踏在時而搖晃,時而刺激的鋼索上,感受這個年紀帶領我們的獨有歷程。…
#FashionInsider:「用盡所有資源,然後付出110%的努力。」── 專訪社群管理顧問 Grace
乍聽到「社群媒體管理者(Social Media Manager)」一詞,不少人或許會誤以為這份工作和「社群小編」是同樣的,這個對亞洲讀者相對陌生的工作職稱……
「不要猶豫,就出發吧。」:畢業前,允許自己一次 Gap Year 的成長機會
知名視覺影像工作者的 Yin,自由工作者的身份令許多時下青年嚮往,因工作關係時常前往海外,也曾在菲律賓度過遊學生活。透過此次的專訪,我們將深度了解 Yin 是如何找到目標、運用正確的工具、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不做自己,我到底要做什麼。」── 專訪 9m88
在這人人皆可成名的時代中,憑藉著個人特色走紅的人並不少,眾多名字相繼出現,9m88 與她的音樂之路,卻總在我心裡盤旋著無可取代的原創性。或許是未經唱片公司的手捏塑形象、粉飾音樂,9m88 獨立音樂人的姿態之中,帶有一種令人無法移開目光的真實魅力……
#刺青這件事 Part 3:互相信任的自由發揮,讓每件刺青更顯獨特珍貴——專訪「任性刺青」
先前的 #刺青這件事都是邀請不同工作室的獨立藝術家,今天的訪問則是邀請到任性刺青的創作雙人組:負責執針的瑾儀和繪圖創作的怡辰,接續上回介紹過的彩色刺青主題,來聊聊兩人對刺青的看法,以及作為伴侶和工作夥伴在創作中的協調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