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 盛大呈現的《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典故來自《莊子:知北遊》言談至天地之間有自然之美,四時交替、萬物枯榮,都有定序,但卻不必言語。
Van Cleef & Arpels 呈獻《大美不言》展覽
傳遞藝術品蘊藏的無限生命力
珍珠、珊瑚、琥珀、珍貴寶石、金屬礦物….等自然寶物,在藝術家的修飾與雕琢下,成為珠寶、裝飾藝術中的一環,當中蘊藏人類對美的寄望,也是一種對「永恆」的熱望。
《大美不言》展覽帶來 5 個主題單元,包含:「自然萬物」展示取法自然,並以自然萬物為藍本的作品;「動靜有形」呈現藝術品當中蘊藏的靈魂意象;「奇幻仙境」展現透過作品構建的異想世界;「神秘莫測」一展這些靜物的驚喜與奧秘;「五彩繽紛」再次展現了由實入虛,再由虛入實的天地之美。
其中開場、揭開序幕的作品就令人相當驚豔,《Zip 項鍊》一作出自 Van Cleef & Arpels,於 1952 年製作,靈感取自飛行外套和軍服上的拉鍊。這條項鍊並非只能擺在殿堂上觀賞,而是真的能夠開闔、自由滑動,並可轉換成手鍊,其拉鍊邊緣鑲嵌金絲製作的心形圖案,在點綴上祖母綠和鑽石後,顯得更加有傳承意味,彷彿不再是靜物,而是靈動的蛇,充滿神秘魅惑力。
1. 「自然萬物」
第一展區「自然萬物」中最令人驚豔的是孔雀形象的主題展示,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孔雀常被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身姿與高貴姿態;在佛教文化中,孔雀象徵智慧和慈悲;在清朝時期,孔雀是權勢與尊榮的化身,經常出現在朝廷官服和聖物上。
今回,故宮收藏的清代琺瑯彩孔雀瓷碗、法國珠寶商 Henri Vever 以孔雀儀態為靈感製作的香水瓶,以及 Van Cleef & Arpels 的孔雀菸盒於展覽中一同亮相,以此禮讚孔雀開屏的絕代風華,而菸盒上的綠色和藍色琺瑯圖案縱橫交織於盒蓋之上,與黃 K 金相互輝映,更讓人感受到孔雀的傲姿有多迷人。
想像 1950 年巴黎街頭上的女伶從這孔雀菸盒中拿取一根菸,悠悠點起火來,該有多迷人?
清代琺瑯彩孔雀瓷碗
孔雀儀態為靈感製作的香水瓶
Van Cleef & Arpels 孔雀菸盒
2.「動靜有形」
繩紋一直以來都是歷史裝飾紋樣中的重要元素,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流傳盛行,無論陶器、玉器、銅器上的繩紋都有其無可取代的美。根源來自「結」的繩紋在全世界文化中都是極具感情的化身,是「締交、聯合」,也是難忘於心的約定。
「動靜有形」展出清朝的紫檀木繩紋盒、法國波旁復辟時期的對瓶,以及 Van Cleef & Arpels 的 Basketry 晚宴包,均是以繩結為視覺焦點,雖然是全然不同的美學氛圍,但底蘊的情感深度卻同樣無法被忽視。
另外,白瓷包袱式壺上面的繩結也令人聯想到日本人的便當文化,那用心準備的熱騰騰飯菜,是人類文明中最值得珍惜的心意;而 Van Cleef & Arpels 的蕾絲蝴蝶結胸針,精巧的就像是柔軟輕盈的真實蝴蝶結,呈現輕盈與層層交疊的靈動感。
紫檀木繩紋盒
Basketry 晚宴包
白瓷包袱式壺
Van Cleef & Arpels 蕾絲蝴蝶結胸針
3.「奇幻仙境」
神秘莫測的異域風情總是讓人心生嚮往,從西方到東方都有其追隨者,同時也成為藝術家的創作泉源,著手將未知領域的神秘感落實為精緻工藝飾品。
「奇幻仙境」展區中可以看見金纍絲掐製盤繞而成的髮簪,是以中國神話中「長壽」概念為主軸打造,裝飾有複雜雲紋的樓閣圖樣是承襲自乾隆晚期的風格,透過金纍絲雲紋和波浪紋構成一個如夢似幻的仙境基座,整體看來猶如西式閣樓般,令人不禁聯想起紅樓夢當中,那被形容為「大約神仙也住得了」、屬於秦可卿的住處「夢中樓」。
金纍絲嵌玻璃海屋添籌簪
而 Van Cleef & Arpels 的《伊茲密爾項鍊》同樣以奇幻國度為題,從中東建築汲取靈感,透過鑽石鑲嵌的建築稜線貼合頸部曲線,並優雅地灑落串串錳鋁榴石珠,並在中心綴有 50.79 克拉的黃色藍寶石,象徵通往遐想的大門。
4.「神秘莫測」
「工藝的秘密」是秘而不宣的機密,當中展示的花瓶是用真正葫蘆製成,如何製成?原來是工藝家趁葫蘆還是幼果時將其放入石膏模具裡,模具中事先精心雕刻充滿華麗的番蓮紋、花卉圖案及幾何紋飾,當葫蘆逐漸隨著模具長成花瓶模樣後,堅硬外皮也成功印上了雕刻圖案。
另一件 Van Cleef & Arpels 的香煙盒上刻有濱海景觀,畫中有一艘帆船和一座燈塔小島,而建築物下方的 “Isle of View” 在唸出來時,讀音就像 “I Love You”,更甚者,帆船船體上鑲嵌的三顆蛋面切割紅寶石所呈現的愛心形狀,也捎來了溫暖的意味,彷彿像回到了靈魂的住處,享受愛的包圍。
Isle of View 香煙盒
5.「五彩繽紛」
從東方流傳至西方,不同年代藝術家所偏愛的色彩不全然相同,這是無數「有機」孕育的無常之美,色彩可以呈現自然世界中最細微的暈影,也能為想像賦予生命,來到最後一章節,虛實已難分。
透明粉紅、紫色調的如意、蝙蝠、龍圖騰,令人看見屬於碧璽的生命穿透力;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的戒指座,透過了類蛋白石的迷人魅力,令人得以窺見 19 世紀法國水晶製造業的創新技術;而 Van Cleef & Arpels 的猴飾桌鐘,則透過鉑金、黃 K 金、紫水晶、縞瑪瑙、琥珀、鑽石組合成神秘而趣味的景象,隱隱約約有股江湖中暢笑天地的灑脫感。
清朝 碧璽雙耳瓶
戒指座;猴飾桌鐘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草木在自然世界中,即使無言,似乎也能感受到人世間的時光流逝。
白了頭,不是悲傷,而是慶祝年歲增長的紀念,一如樹木的年輪,每一道都無可取代。
生命每天都值得慶祝。
>>> 展覽現場:
《大美不言》展覽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時間:台北 2024 年 9 月 26 日 – 2024 年 12 月 29 日;嘉義 2025 年 1 月 23 日 – 2025 年 4 月 20 日
Read More
>>> 運動和珠寶的組合?在 CHANEL 世界裡,似乎沒有不可能,《SPORT》頂級珠寶系列就是最好證明
>>> 唯美珍珠與三叉戟的前衛結合,Tiffany Titan by Pharrell Williams 捎來新作
>>> 不只優雅,還能很前衛、有趣…,TASAKI 70 周年限定系列,打破你對珍珠的固有印象
Photo: Van Cleef & Arpels, The Fe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