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慶 20 週年時裝秀結束後才不到兩個月,美國華裔設計師 Phillip Lim 正式宣佈離開他與周文於 2005 年共同創立的同名品牌 3.1 Phillip Lim,這讓 9 月推出的 2025 春夏系列成為他執掌品牌的絕響,大秀落幕終曲王菲的《夢中人》言猶在耳,但 Phillip Lim 在 3.1 Phillip Lim 的旅程則暫時告一段落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hillip Lim 離開同名品牌意味著什麼?
兩位創辦人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懷著對彼此的尊重和感謝,我們決定與 3.1 Phillip Lim 分道揚鑣,品牌正在朝著新方向發展,但我們仍對於過往所建立的文化感到非常自豪,正是因為擁有共同的願景,過去才能在這充滿挑戰的行業中保持獨立並取得成功。」
在過往 20 年中,自 2005 年秋冬紐約時裝週首次亮相以來,3.1 Phillip Lim 的影響力逐漸從紐約擴散到夏威夷、中國、日本、韓國等,客戶遍及多個國家,Lim 職掌操刀下的作品無疑是為生活而服務的,同時也反映了他所居住的城市態度,結合都市時尚與日常,即便價格並不是特別昂貴,仍在設計師品牌中佔有一席之地。
設計師 Phillip Lim
就在兩季前,當 Phillip Lim 回歸紐約時裝週時,甚至曾在後台激動地告訴《Harper’s Bazaar》記者:「雖然這個品牌誕生於紐約,但準確來說是紐約孕育了我們。」但隨著時尚趨勢演變至今,品牌卻因沒有「爆款」聲量漸漸消沉。
Photo: @therealphilliplim
沒有「爆款」,是一大重傷
在聲明稿尾聲,兩人言說:「從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就是創造一些具有意義的事物,一路走來,我們意識到品牌仍可以激發積極的變革,無論如何,我們對過去 20 年來的成績感到無比自豪,對此我們將永遠心存感激,如果你問紐約的任何人,他們都會告訴你,Lim 不僅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而且他仍滿心期待跨出下一步。」
不得不說,Phillip Lim 的離去,對時尚圈確實造成衝擊,也讓許多同業開始反思設計師品牌的生存環境,在沒有推出「爆款」從而實現商業化前,設計師品牌的生存指數在當今時代幾乎等同於零,一如 JACQUEMUS 即便發展成功,近來仍爆出運營面臨難題、銷量滑鐵盧;Dries Van Noten 本人退出同名品牌,更是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止;而個人事業相當成功的 Prada 現任設計師 Raf Simons,也在發表完 2023 春夏系列後結束創立於 1995 年的同名時裝品牌 。
3.1 Phillip Lim
Photo: @31philliplim
自 2023 年 6 月以來,有多個設計師品牌面臨破產,或是正在申請破產,包含 Christopher Kane、Dion Lee、The Vampire’s Wife、Interior 和 Calvin Luo。
對獨立設計師來說,現在的時代無疑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糟的時代。好在於嶄露頭角迅速,糟在於實現商業化難如登天,並且假若有幸真的做起來,也可能面臨被大集團收購的風險。
Dion Lee
Raf Simons
Photo: @rafsimons, @dionlee
以下 3 點是編輯歸納現今獨立設計師品牌面臨的最大困境:
1.地緣政治動盪
早在疫情前,實體批發商已然陷入困境,電子商務方面又面臨泡沫化,導致獨立設計師品牌業務銳減,同時地緣政治動盪的因素,就連 LVMH 這種大型奢侈品集團都逃不過,晃論是獨立設計師品牌,國與國之間航線飛行不順利,終將導致原物料短缺、通貨膨脹及能源危機。
Machine-A
Photo: @machine_a
對此,倫敦選品店 Machine-A 創始人暨採購總監 Stavros Karelis 就曾表示:
「對於時尚品牌,尤其是新興設計師來說,這是過去 15 年來面臨最艱困的時刻,有許許多多影響市場的全球因素是我們無法掌控的,這是時尚體系的失敗,正因每一個人都在追求更多,無限追求下,使得時尚產業工作者陷入極度疲勞,並且產品的品質和獨特性完全無法反映在不斷上漲的價格上,只能透過不斷打折盈利,但這樣根本沒賺錢。」
Stavros Karelis
Photo: Dazed
2.不再是天才設計師一舉成名的時代
英國時裝協會(British Fashion Council)即將離任的 CEO Caroline Rush 表示:
「創業的機會很多,但要維持品牌運營並在未來建立有利可圖的長期業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
紐約街頭品牌 KidSuper 創辦人 Colm Dillane 則表示:「如今經營獨立品牌,既要生存,又要方方面面俱到,你必須非常知道你的核心價值,從中延伸創意兼併商業的做法,你不必要花太多時間跟大品牌做比較,因為資源根本不一樣。」
也就是說,獨立品牌必須提供市場真正「與眾不同」的新點子,反過來說,如果只是想做設計,大可以去大品牌內部發揮,但如果是要創立自己的品牌,你得要有賣點、一個沒人想得到的賣點。
KidSuper
畢竟放眼現代,完全是與過往 20 年時尚產業背道而馳的世界,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Martin Margiela 等天才設計師的時代已成往事,現在是 TikTok 時代,如果無法先抓住流量,甭談創意、商業、事業版圖。
KidSuper
Photo: @kidsuper
3.創立個人品牌,不代表你能盡情揮灑創意
一切如同倫敦設計師 Edward Crutchley 所言:
「廚師在離開餐飲學院六個月後獲得米其林光環加持的想法本身很荒謬對吧?那我們為什麼對設計師有這樣的期望?」
並補充:「我無法想像在沒有充足經驗的狀況下嘗試獨立建立一個品牌,坦白說,我認為強迫設計師從大學畢業後馬上建立品牌,是相當不負責任的。」
時尚教育工作者、並曾在 Central Saint Martins 任職的 Fabio Piras 說:
「對於成為創意總監一事,學生很有可能太過天真,因為事實上,創意總監根本不會有其他工作以外的時間,但,對學生來說,承認你不想要過那種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氣。」
因此,財務困境才會成為設計師關閉自家獨立品牌的主因之一,而非創意枯竭。
Edward Crutchley
Photo: @edwardcrutchley
丹麥設計師品牌 Stel 創辦人 Astrid Andersen 則直言不諱:
「任何獨立經營品牌的人都知道,你只有 5% 的時間揮灑你的創意,剩下時間只能用於管理,經營品牌並不是在做藝術。」
Read More
>>> #RethinkingFashion:「平替現象」還能紅多久?淺談平替的興起及未來
>>> LVMH 第三季度營收持續下跌,但當中「這個品牌」 銷售額卻直線上升
>>> 起源自夢想,終點會是幻滅?拒絕集團資本的 JACQUEMUS 面臨多重危機,這次能全身而退?
Cover Art Design: 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