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Gaga 在 Coachella 的那場表演,像是一道訊號,喚醒了人們記憶深處的某場棋局——Alexander McQueen 2005 春夏大秀 “It’s Only a Game”,隨著黑色洋裝的搖曳,許多人重新回望那個曾經劃破時尚與政治邊界的瞬間。
Alexander McQueen 2005 春夏系列“It’s Only A Game”,Lee 為觀眾下了一場深刻又抽離的棋局,它不只關乎於時尚,更關乎於政治;它可以訴諸於公平正義,也可以純粹回歸某種審美的快感,膚淺卻同時具有殺傷力,Lee 向來是說故事的好手,真真假假之間蘊藏的,來自於權力的探討。
一下東、一下西,大哥你搞得我好亂啊
開場即奠定了這場秀的基調,透過過往 Lee 在 Savile Row 扎實的裁縫功底,模特兒穿上揉合水手服元素的燕尾服、開腸剖肚般在腹部流瀉出水手條紋綴飾的雪紡紗、愛德華式束腰設計、緊身七分褲以及短澎裙;而過渡於性感與正式之間的氛圍,則藉由蕾絲長襯衫配上燕尾服作為點睛之筆;迷你可愛的領結或蝴蝶結裝飾於高領之下,並且幾乎在第一幕的每套服裝中加入了女學生與航海元素。
緊接著,雖然依舊是高腰澎裙,卻一下加入東瀛刺青圖騰元素,一下又是 18 世紀風格絲線繡花的淡絲綢羅緞夾克,並在細節處融入緞帶、緞面蝴蝶結、蕾絲下擺,還有加深蘿莉塔氛圍的鬱金香裙….,直到此處,Lee 已將視覺從簡單樸素帶至品牌特有的奢華格調,並大力強調高級訂製技術的運用,而萬變不離其宗的,是精緻的褶邊、高得離譜的跟鞋。
紅杏要出牆
直到第 10 套 Look 後,燕尾服元素已被抽除,顏色從硬朗的黑、白、藍漸漸過渡為浪漫米色系,裙身也逐漸演變成兩層裝束的蛋糕裙,或是版型更具戲劇性的裙擺;上身也走入馬甲無限宇宙,偶爾佐以綁帶作為造型點綴,濃濃的「物化」氛圍,真是令人看花了眼。
直至淡黃色系雪紡花卉洋裝出場,版型又轉變為睡衣般鬆弛慵懶,像是自家嫂嫂般剛從床上甦醒的模樣,裙身時長時短,一下像是剛做完愛,一下又像是剛睡完一場美容覺,美得像夢一般,穠纖合度。
接著一套紫色 Look 登場,女戰士般的氣場淡化了丁香紫過於浪漫的氣息,接連至馬術頭盔、一體成型的模壓緊身胸衣,搭配上瀑布般的馬海毛裙擺,呼應著令人望而生畏的長馬尾造型,甚至還有固定下顎線的鋼條裝飾。
接著又是幾套時而鬆、時而緊的 Look,甚至還有護肩的出現,濃濃的美式運動風格,卻在部分細節繪製上了精緻的江戶圖騰,同時不斷出場亮相的改良式(放蕩式)錦緞和服腰帶、拉高外翻的和服領,更甚頭部以「龍宮」造型作為點綴,在倒數幾套 Look 中也有彷彿銳器般高聳入雲的粉色皇冠頭飾,頗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既視感,Lee 究竟想表達什麼?
很簡單,透過接下來的棋局大賽,或許能窺見 Lee 內心世界一二。
麥教授,跟你也有關係?
即便沒有任何官方認定的說法,但 Alexander McQueen 2005 春夏被認為是參照了《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那場看似文明、實則劍拔駑張的麥教授棋局。
兵、后、馬、主教等人原先在棋盤上相當禮貌地挪移,後又變成一場氣氛緊張的對峙,前面提過的「龍宮造型頭飾」與「粉色皇冠頭飾」(模特兒 Gemma Ward 與 Hana Soukupouva)透過眼神對幹,明明白白引領出了本場大秀的終旨:
第二次世界大戰。
Checkmate!
機器人畫外音般在棋盤上控制著玩家的步伐、發出毫無情感的指令,彷彿 Lee 描摹下的各種女性姿態,不得不設起對立的防線、被迫戰鬥,一如 Simone de Beauvoir 最害怕的恐怕不是有厭女情結的男性,而是以居高臨下態度對女性說教的「母性傳承」。
直到機械音講出 Checkmate 時,身穿橄欖球頭盔的模特相應死亡,作為全場唯一不帶一絲柔美氣息的 Look,這名模特代表著「國王」的形象,也是全場唯一男性。
「國王」的死亡,不僅僅象徵美國的敗亡,更是 Lee 從根本上否定權力至上的一種反擊姿態。好吧,就算你說歷史上美國確實贏了二戰,但在 Lee 的敘事語境中,廣島那枚原子彈,無疑是恥辱的具現化爆炸。
二戰比一戰更屌?戰爭還能這樣玩?
Lee 在時裝外包裹上一層女性主義啟蒙的糖衣,更外一層又包裹上了戰爭的幻象,最後再以美學的極致完成一次徹底的情緒偷渡。
或許,Lee 的服裝從來不只是為了穿在身上,而是為了刺進意識裡。
當女性成為棋局上的棋子,她們同時也是 Lee 對抗父權秩序最鋒利的兵器,一如戰爭吹響了號角,卻也讓惡魔就此現身,而且還白嫖了後代歷史訂下的結論,在美國作家 Susan Sontag《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旁觀他人之痛苦)一書就提及:
「1914 年到 1918 年那場大戰是個巨大的錯誤,許多戰勝國都心知肚明,相反的,第二次世界之戰卻一致被勝方視為一場必要且必須的戰爭。」
為什麼?當然是因為攝影的流傳更快、更便捷、更具權威性,且更具討論度了,以下摘錄自書中內容:
「1930 年代下半葉的西班牙內戰、1990 年代中葉塞爾維亞及克羅埃西亞對付波士尼亞的戰役,還有來自 2000 年開始急劇惡化的以巴衝突——這類對抗保證會引來眾多攝影機的圍伺,因為它們都具有更廣泛的抗爭意義。照片自有其生命歷程,會隨著不同社群的需要,隨著其忽發的奇想或固不可破的忠誠而漂流。」
因此 Alexander McQueen 2005 春夏系列上那些誇張的輪廓、被壓縮變形的身體、看似優雅實則殘酷的結構,正是他對「陰性力量」在歷史與文化中被操控、被觀賞、被馴化的控訴。
Lee 肯定喜歡榮恩
Alexander McQueen 從未單純地將女性作為美的主體,而是反覆拆解「女性是什麼」的提問,他用戰爭、死亡與儀式的形式將時尚推向極限,讓每一場秀都成為一次直面文明黑暗面與創傷記憶的通靈儀式。
所以這不只是一場秀,也不只是一盤棋。這是 Lee 對權力、歷史與性別結構的全面清算,他讓觀眾無法轉身逃避,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女性倒下,另一個女性踏過屍身殘骸而來。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裡佛地魔在開場白即說明了自身立場:
「堅持善惡是非的觀念,是愚蠢、荒謬;唯有崇尚權力,才是聰明、正確。」
或許史萊哲林確實擁有最聰明的一群學生,但 Lee 透過這場大秀表明了,他要為葛萊分多加 50 分。
Read More
>>> 她穿上傷痕、踩著信仰,Lady Gaga 在 Coachella 寫下一部血色神話
>>> 讓 Alexander McQueen 落淚、Karl Lagerfeld 也愛她…,稱霸 90s 伸展台的超模 Shalom Harlow
Photo: @phorin.collective, @angiereheillustration, @tourist.souvenirs, MINNIEMUSE
Cover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