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西南角的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邊,藝術家 Sarana Haeata 在自家工作室中,以畫筆交織出一封封視覺書信,溫柔地傾訴,也深深擁抱著觀看她作品的每一雙眼睛。
擁有毛利與澳洲雙重血統的 Sarana Haeata,長年關注自我與群體身份的重疊與拉扯,尤其聚焦於女性經驗所蘊含的複雜情緒。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看見與被看見的渴望
Sarana Haeata 的創作,如她所言,是一種送給自己「接納自己」的方式,也是身為母親與女性,試圖理解自我、釋放過往、抵達內在平衡的過程。
Sarana Haeata
「我畫畫,是為了練習說出『我已經足夠』這句話。」
Sarana Haeata 坦言自己的創作,時常圍繞著自由、認同,以及社會角色、家庭角色之間的界線展開,在筆觸與顏色中,她試圖向觀者說:「我理解你,我看見你,而我們也有某種程度的共鳴。」對她而言,這份「看見與被看見」正是創作最深層的渴望。
她的作品以充滿律動感的筆勢勾勒出心理風景,並透過色彩傳遞情緒,像是一種溫柔卻堅定的召喚,邀請觀者進入一段關於認同、療癒與歸屬的旅程。
除了在紙本與畫布上自由揮灑,Sarana Haeata 也將創作帶進居家或公共空間,將牆面作為她的延伸畫布,讓其成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
在 Sarana Haeata 的藝術語言裡,沒有高聲訴求,也沒有生硬解釋,只有一種帶著體溫的凝視——我們都曾是某段故事的一部分,因此也能在她的畫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Follow Sarana Haeata
Read More
>>> LOEWE、Marimekko 都找她合作,日本設計師氷室友里讓織物「動起來」了
>>> 微風、落花,與四季,在插畫家 Jiyoung Park 筆下,感受大自然的治癒力量
Photo: @saranahaeata
Cover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