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光之雕塑家」之稱的 Anthony McCall,於 7 月 26 日在富邦美術館開啟他在台灣的首場個展《在光中遇見你》,帶領觀眾走進一場橫跨光影、時間與空氣顆粒的沉浸式體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當光束成為雕塑
這位活躍於紐約的英國藝術家,自 1970 年代起便被視為銜接實驗電影與當代裝置的關鍵人物,他最負盛名的「固體光」(Solid Light)系列,利用投影機、煙霧與暗室,讓原本無形的光束在空間中「凝結成形」,既像一件會呼吸的雕塑,也像一部永不停格的電影。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nthony McCall 曾在訪談中表示:
「觀眾若背對銀幕、直面投影機,就會發現眼前浮現一個立體量體;隨燈光緩慢旋轉與變化,你看見的既是持續流動的影像,也是可被觸碰感知的雕塑,此刻,兩種媒介的邊界早已融為一體。」
本次展覽共匯集了 Anthony McCall 9 件代表作與 18 件珍貴檔案,首先不能錯過的是創作於 1973 年的經典〈描述一個圓錐之線〉(Line Describing a Cone),這是整個固體光計畫的開端,也被藝術史視為「第一部真正存在於三維空間的電影」,透過一道持續描繪圓周的光束,McCall 讓觀眾在 15 分鐘內見證了圓錐體從無到有的生成。
光束、聲息與煙霧的三方對話
進入 21 世紀後,Anthony McCall 將橫向投影推向更多變的敘事,〈在光中遇見你 II〉(Meeting You Halfway II)便以兩道光束彼此穿越,在交會與分離之間營造親密張力;〈面對面 I〉(Face to Face I)則巧妙讓觀眾同時感覺到平面與立體的錯位,引發視覺與身體感知的微妙拉扯。
首度融入聲音元素的〈離去(靜默兩分鐘)〉(Leaving —with Two‑Minute Silence)則以呼吸般節奏的光線,伴隨兩分鐘的靜默與微弱環境音,隱喻人與人相遇錯身的時間差。
除了水平投影,展覽亦呈現垂直裝置〈天光〉(Sky Light)的模型版本,作品將光柱直射向基座,並佐以雨聲與雷響,讓人欣賞時隱隱約約感受到神降臨天地間的意味。
Anthony McCall 常形容固體光為「有機體」,光線與煙霧在空氣中緩慢伸縮,觀者的呼吸、移動與駐足都會即時改寫作品的形貌,形成一種身體美學(Somaesthetics)的現場實踐。
也正因為每一次觀看都取決於當下的人、光、霧與時間,策展團隊也鼓勵觀眾多次回訪,早晚不同的心境與人流,都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官經驗。
從平面素描到立體投影,從實驗膠卷到沉浸裝置,《在光中遇見你》完整梳理了 McCall 半世紀的創作脈絡,因此當你走進富邦美術館那片黑暗空間時,不妨放慢腳步、觀察煙塵在光束中漂浮的軌跡,或許你也將體會到自己與光融為一體的感受。
《在光中遇見你》展覽資訊
時間:2025 年 7 月 26 日-2025 年 11 月 30 日
地點:富邦美術館(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
Read More
>>> 當光穿越海洋:莫內《睡蓮》等印象派 52 件真跡,將於台北富邦美術館展出
>>> 地獄在此展開,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 Louise Bourgeois 展覽即將登陸富邦美術館
Photo: 富邦美術館, The Femin
Cover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