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靖童的音樂,總能在不動聲色間,擊中聽者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一如 CHANEL 的 COCO CRUSH 系列,沒有繁複的裝飾,卻以精準的線條與細膩的質感,悄悄釋放力量,它既是風格的映照,也是情感的延伸。
出生於音樂與藝術交織的家庭,她既承襲了母親王菲的空靈氣質,也沾染了父親竇唯的隨性叛逆,卻沒有止步於家族光環,而是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寫出與眾不同的旋律。
Photo: @grey_waters
從 14 歲推出首支英文單曲《With You》、到為電影《七月與安生》創作主題曲《(It’s not a crime)It’s just what we do》並入圍金馬獎,她的作品像一場場溫柔的對話,安撫著聽眾的遺憾與脆弱,也在旋律間種下自由的信念。
Photo: @grey_waters
初登場時,竇靖童以一頭利落短髮和辨識度極高的嗓音,打破大眾對女性音樂人的刻板印象,她不斷拓展音樂邊界,從獨立搖滾、電子流行到氛圍電子,既能彈吉他、鋼琴,也能掌控鼓點,用樂器和聲線構築出專屬於她的聲音語言。
這種對創作的自由詮釋,也延伸到她的個人風格,竇靖童的穿搭一向不追逐熱點,常以俐落簡潔的廓形、自然的中性色系和不過分張揚的配件,傳達從容而不費力的型格,這份氣質,恰好與近年的 Quiet Luxury 風潮不謀而合——低調奢華,沒有誇張的 Logo 或喧鬧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精緻剪裁、高級材質,以及細膩到位的工藝細節,對懂得品味的人而言,這不是炫耀,而是一種安靜卻無法忽視的存在。
Photo: @grey_waters
對竇靖童來說,這種「低調的奢華」不是刻意追求的形象,而是由內而外的生活選擇:她的音樂如此、她的衣著如此,她選擇的珠寶亦然。
COCO CRUSH 便是這種態度的延伸,沒有炫目的外表,卻能在時間的沉澱中,讓質感與細節說話,正如她的旋律,表面平靜,卻能在不經意間深深烙印在聽者心裡。
Photo: @grey_waters
在 CHANEL 近日發佈的 COCO CRUSH 系列的廣告中,竇靖童正是這種氣質的最佳詮釋者,她與王一博在洛杉磯經典地標 Château Marmont 相遇,沒有過多修飾與鋪張,以極簡的場景、自然的肢體語言,將珠寶轉化為一種情緒、一種態度。
無須刻意「展示」珠寶,而是讓它自然融入自己的姿態中,彷彿這是她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OCO CRUSH 的靈感源於 CHANEL 經典的菱格紋,透過精準的交錯刻痕與柔和弧面,呈現剛與柔的對話,既有結構感,也保留了細膩的圓潤;優雅、卻又帶著一絲叛逆的銳度,這種平衡,與竇靖童的音樂語言如出一轍,看似溫柔卻帶著力量、低調卻能留下深刻印記。
自推出以來,COCO CRUSH 已成為現代高級珠寶的標誌之一,鼓勵配戴者自由堆疊、混搭,甚至將它配戴於日常生活中,而非僅限於正式場合,這種「隨身而動」的理念,與竇靖童的生活態度也十分相符。
走下舞台、卸下光環,音樂對竇靖童來說就是日常的呼吸;珠寶亦然,它不是擺放於櫥窗的珍藏品,而是與自己相伴、參與每一次相遇與冒險的夥伴。
這支廣告所傳達的,正是 Gabrielle Chanel 一直以來的信念——人生是一連串意義非凡的相遇,偶然與命運交織,塑造了我們的故事。
而對竇靖童而言,音樂與時尚都是她與世界交流的語言, COCO CRUSH 則是她表達自我、延伸故事的媒介。
在這個重新定義奢華的時代, COCO CRUSH 不僅是一件珠寶,更是一場與自己相遇的契機,它承載了低調卻堅定的個性,正如竇靖童的創作與生活態度——真實、獨立、不從眾。
因為有些風格,不必喧嘩,也能閃耀。
Photo: CHANEL, @grey_waters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