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後童年時期就算沒追過矢澤愛的漫畫《NANA》,肯定也看過由它所改編的電影《NANA》,該部片不僅捧紅了中島美嘉,也讓創造了經典名曲《Glamorous Sky》。當年作者矢澤愛用她的繪筆創造出前所未有的 NANA 風潮,卻因為個人健康因素在 2009 年宣布休刊。故事停在一半再也沒有進展,徒留眾人惆悵。
今年適逢《NANA》系列漫畫誕生 25 週年,矢澤愛推出漫畫特刊《NANA 的世界》,內容包含漫畫草圖、一些幕後花絮,以及作者專訪。令人振奮的是,她在訪問中透露《NANA》故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結局走向大致已經確定。不過她也表示,最後也不一定會按照既定的路線發展,但無論故事如何,都會努力讓讀者們看到最後,此消息一出,《NANA》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等了 16 年,為什麼我們依然掛念《NANA》的結局,究竟《這部漫畫有什麼特別之處,能讓這麼多人謹記在心,甚至過了 16 年聽到即將大結局的消息依然這麼興奮?當年它的盛行又創造出什麼風潮?本篇一起來看看它的魅力為何吧。
#1
矢澤愛經典漫畫《NANA》,關於世上的另一個我
《NANA》自 1999 年連載於漫畫月刊《Cookie》 ,由作者矢澤愛創作,她的另一作品《天國之吻》也是不少人津津樂道的經典。《NANA》以兩位同名的少女為主軸,一個名為奈奈(小松奈奈),外型可愛,個性天真爛漫;另一個則是娜娜(大崎娜娜),外表冷酷帥氣,做事果斷、敢愛敢恨,並且夢想成為搖滾歌手。如此截然不同的兩人在前往東京的火車上相遇,因緣際會下成為室友,就此展開了故事。
#2
漫畫映照現實,誰的青春裡沒住過 NANA?
雖說這部作品被歸類為少女漫畫,卻相當「非典型」,它不侷限小情小愛,反而深刻描繪出在大城市追逐夢想的不安與掙扎、人際關係的拉扯與背叛,以及在愛裡的迷惘與自我投射。
集結了搖滾夢、都市生活、戀愛與友情的扶持與挫折,《NANA》裡面的角色心境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現實,讀者彷彿能從中看見一部分的自己,讓人看漫畫的同時,重新思考自我與人生。
#3
長大後再看又有新的體悟
小時候我們被娜娜桀驁不馴的性格吸引,嚮往她的獨立果斷,以及對夢想的堅持。而隨著年紀漸長,才終於懂得自我實現與現實的重量。曾幾何時也在自己身上發現了奈奈的影子,戀愛腦、優柔寡斷,開始理解她的孤獨與依賴。
或許以世俗的眼光來衡量,奈奈的人生沒有娜娜來得閃閃發亮,但能夠坦承脆弱、始終保有率真的性格,這樣的勇氣也很難得。裡面的角色塑造的相當立體,讓人又愛又恨,不同人生階段,能獲得不同體悟,這正是這部漫畫的魅力之處。
#4
改編成電影,捧紅中島美嘉
2005 年,《NANA》漫畫改編成電影,由中島美嘉飾演大崎娜娜,宮崎葵飾演小松奈奈。電影成功重現了漫畫中鮮明的人物魅力,上映後票房亮眼,創造出了風靡一時的 NANA 潮。
比如中島美嘉所演唱的《Glamorous Sky》至今仍然是經典,而劇中 NANA 的俐落短髮、身上佩戴的頸鍊、所穿的服裝風格更是蔚為風潮。
#5
創造龐克穿搭風潮,Vivienne Westwood 也跟著爆紅
說到帶動潮流,《NANA》可是對時尚流行產生了極大影響,大崎娜娜的龐克搖滾穿搭、小松奈奈的甜美日系造型,皆成為讀者效仿的對象。
包含黑色皮衣、鉚釘配件、土星項鍊等元素,2000 年代初的街頭時尚處處都能見到 NANA 的影子,還有在漫畫與電影中被大量運用的時尚品牌 Vivienne Westwood ,人氣也隨之水漲船高。
在迷惘、孤單,甚至偶爾灰暗的青春裡,《NANA》陪伴許多人度過。從友情、愛情到追夢路上,它映照出我們內心的躁動不安,也點亮了對未來的嚮往。同時透過時尚與音樂,深深烙印在 2000 年代的流行文化中,成為那個年代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Read More
>>>
>>> 大阪萬博變成漫畫裡的邪教預言?《20世紀少年》說中太多事,資深粉絲集體毛骨悚然
Photo: 集英社、kinenote、MADHOUSE、UNIQ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