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 Alexander McQueen 選擇結束生命時,正是時尚界炙手可熱的新星,多少設計系學生將這位天才設計師的作品影印出來貼在牆上,滿腔熱血做著大夢。彼時我還是大學生,也許太過年輕,對於死亡的感知薄弱,聽到消息時只是震驚,轉過頭繼續嘻嘻哈哈和同學做作業。
前兩年 Karl Lagerfeld 過世的那天,外電消息傳出時台灣已是晚上,我邊滑著手機邊詢問有哪位編輯能即刻寫快訊。人們說那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我則有種說不上來的奇怪感受,不知為何,總覺得他會一直在 Chanel 秀後出來謝幕到一百歲。
再來便是今年四月份因新冠肺炎離開的 Alber Elbaz,消息一樣來的突然,我難過了好幾天輾轉難眠,是惋惜,更多的是對於青春時代的弔念。
喜歡時裝的人們,大抵都是看著這些大師的作品而長大的,那像是陪伴男孩們走過青春的球星——他們收集球員卡,我們收集剪報,他們在半夜守著電視看比賽,我們則看著時裝秀心中畫著藍圖。
可是啊,我們終究會長大,就像球場上總會更厲害更年輕的球員,而在上一季還收穫滿場掌聲的設計師,轉身可能下一季就被品牌解僱。
他們都是舞台上的星,但原來星星也會轉瞬即逝,只是那時候我們年輕的眼睛裡盛滿了光,容不下黯淡的可能,理所當然的以為一切都可以不變的。
直到很多年之後,我們才終於發現,能生長在大師的年代,是多麽難得且幸運的一件事。
於是,我想起了蔡康永說過的那句:「如果你喜歡了一位偶像,請你一定要去看一場他的演唱會。」
我也想對當年的我說:「如果你喜歡了一位設計師,請你一定要有一件他的設計。」
因為等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都不在了。
Cover:Dazed
Art design: Be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