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張 Sammi Cheng(鄭秀文)登上雜誌封面的照片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力──深藍色尖角幾何形服裝吞沒了 Sammi Cheng 的軀體、隱藏了她的雙手,將她打造成異星生物一般的奇特形象。
雖然不少網友打趣地將這奇譎輪廓形容成某種中藥材(笑),也有一些網友大力肯定 Sammi Cheng 接受非常規服飾造型的開放心胸,但編輯我最為留意的,卻是操刀服飾造型的那雙手──Terrence Zhou。
#1
以戲劇性輪廓激發觀者情緒共鳴:Terrence Zhou
來自中國武漢的 Terrence Zhou,去年從紐約設計名校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學士課程畢業,品牌才剛建立,作品就被各大時尚雜誌給風光收錄,還出現在 Karlie Kloss、Camila Cabello、Halsey、渡邊直美等知名女星身上,無疑是時尚界一顆「超新星」般耀眼的存在。
Terrence Zhou 捉人眼球的作品,彷彿在向日本時裝泰斗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早期那充滿雕塑感的作品致敬般,藉由非比尋常的剪裁、縫合、熱塑型等技法,打造形似燈籠、氣球、桌罩、反光板、巨大花瓣等物件的 “Wearable Art”,在狠狠打破製衣規範的同時,亦試圖與觀者產生互動或共鳴,讓他們感受到驚奇、困惑甚至脆弱等情緒。
Issey Miyake’s works
令人迷惑的激進輪廓,大膽地表達 Terrence Zhou 眼中「毫無歉意的美(Unapologetic Beauty)」,寬肩窄腰的線條和多層次設計,便是他用來詮釋此種理念的手法,同時也赤裸地揭露了設計師本人的生命與情緒脈動,以實體衣裝形式,記錄下他最脆弱、最熱鬧、最私人的時刻;對此,他表示:「我想要讓觀者感受到作品的重量,它們乘載著我的情緒包袱。」
即便曾被模特和朋友抱怨這些設計「太重」、「很難穿」、「令人窒息」,Terrence Zhou 卻認為此種不舒服的感覺,正正是他想和世界分享的,「這些難受的情緒往往被我默默內化、隱藏於公眾視野之外,但我想通過人體(衣裝)形式對外表達它們。」
#2
探索身體、服裝、空間之間的微妙關係
Terrence Zhou 那恣意探索「身體」、「服裝」、「空間」3者關聯的創作,從概念上來解讀其實是挺有趣的──一方面,突出肢體之外的服裝拉開了自我與他人的距離,與因應疫情的社交距離限制遙相呼應;另一方面,這些宛若角色扮演的作品們,又能被視為某種「邀請」,有意無意地引導觀者去思考障礙存在的意義,並重新認知到「生而為人」的重要性。
「透過《人生就是一場表演(Life is a Performance)》這個系列,我試圖投射出我(性格中)最好的部分,同時埋藏、模糊我的脆弱無力。」
Terrence Zhou 發表的第二個服裝系列《ONG-2》,則在《人生就是一場表演》的概念基礎上,更深入地向內挖掘,探索自己那不為普世價值觀所限制的叛逆性格,以及徘迴於「無憂無慮」和「因自我約束而焦慮」之間的矛盾心理。
Terrence Zhou 將這些相悖的人格特質,轉化為象徵「皮膚」和「肌肉組織」的布料綁染設計,再次以自己獨有的手勢,將其情感豐富的內心世界攤開予眾人觀賞。
Photo: @bad_binch_tongtong, NR Magazine, Here and Now Fashion Festival, enstock4k, Pinterest
Read More
>>> 尋獲身分認同的解毒劑:中國新銳品牌 Mithridate 注入神祕氣息的摩登時裝
>>> 以繁複圖騰,賦予衣著型格層次:中國新銳 Shuting Qiu 的印花魔法
>>> 在傳統與叛逆、創新與實穿之間找尋平衡:中國新銳服裝品牌 ANNAKIKI
>>> 將時尚昇華為純粹藝術,Susan Fang 浪漫有機的彈珠編織服飾
Cover via : @bad_binch_tongtong
Cover Art Design :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