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在〈Love Hangover〉MV 中見證 Jennie 的各種「離奇死法」,近日全新釋出的單曲〈ExtraL〉,妮又為我們帶來了超乎預期的演出,開場只見多款座椅放置在灰藍質地的場景中,像極了 Pina Bausch 在 1978 年推出《Café Müller》(穆勒咖啡館)中的場景,加上攜手美國饒舌新星 Doechii,以充滿力量的 Rap 唱出女性的獨立自主,種種暗示似乎都在告訴螢幕前的觀眾——女力不僅可以剛硬果敢,當然也可以嬌柔嫵媚,一如歌詞中所陳述:
「Knock the doors down, got the keys to the Benz.In the boardroom looking bored ’cause I’m not here for pleasing the men.」(敲開車門,拿起 Benz 鑰匙,我在會議室裡看起來很無聊,因為我不是來取悅男人的。)
這回網友不討論 Jennie 的造型,而是都在看這些經典名椅
特別的是,過往 Jennie MV 一出,除了音樂,網友們的關注焦點都在她的造型上,但今回〈ExtraL〉MV 中最受到討論的卻是「經典名椅」。
〈ExtraL〉MV 由被譽為「隻手改變嘻哈圈生態的天才」的美國音樂錄影帶導演 Cole Bennett 執導,曾為 Lil Uzi Vert、Travis Scott 等藝人操刀作品的他,今回在 Jennie〈ExtraL〉中特別安排了大量設計名椅,將其作為視覺符碼,營造出極具戲劇張力的畫面語言,且當中每一把椅子彷彿都在暗示著權力、姿態與個體意識的轉變。
畫面切換間,Jennie 與 Doechii 在懸浮的光影與錯落的座椅間遊走,以強烈的肢體語言與鏡頭張力展現女性的多面性,尤其當 Jennie 以一身白色量感剪裁套裝現身,與周遭包浩斯風格場景形成鮮明對比時,既呼應了歌詞中所強調的「主導權」,也讓整支 MV 瀰漫著濃厚的未來主義氛圍。
作為 〈ExtraL〉MV 中的主角之一,以下就為大家深入介紹當中的幾款經典名椅:
1. Falcon Chair(設計師:Sigurd Resell )
「Falcon Chair 獵鷹椅」的椅背造型就宛如振翅飛翔的獵鷹般,搭配懸空式的椅背與底部支撐架設計,使整體更顯輕盈外,也帶來更為舒適的乘坐體驗,同時還與〈ExtraL〉歌詞中的女力含義不謀而合。
設計這把椅子的 Sigurd Resell 於 1920 年出生於挪威,並於 1943 至 1947 年間在挪威國家工藝美術學院接受木工教育;畢業後,他進入 Rastad & Relling 工作室,專注於戰後家具設計,並以鋼製家具聞名;到了 1968 年,他則正式成為挪威家具品牌 Vatne Lenestolfabrikk 的首席設計師。
1970 年,挪威工業委員會舉辦起「一件家具」比賽,Sigurd Resell 便以「Blankvals 扶手椅」獲得二等獎,這款椅子後來被正式更名為 Falcon Chair,正是出鏡〈ExtraL〉MV 當中的那把。
隔年,Vatne Lenestolfabrikk 開始以 Falcon Chair 之名投入生產,初期版本採用鍍鉻鋼製作,直至 1974 年,品牌推出了更輕盈的層壓木底座版本,使這款經典設計更加完善,至今仍深受喜愛。
Photo: Retro Studio
2.Lily Chair (設計師:Arne Jacobsen)
丹麥設計大師 Arne Jacobsen 被譽為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與工業設計師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大自然啟發,以簡約而富有機能性的設計語言聞名於世,當中從 Egg 蛋椅、Swan 天鵝椅到 Series 7,Arne Jacobsen 的經典之作至今仍是現代設計的指標。
1968 年,職業生涯後期的 Arne Jacobsen 為丹麥中央銀行設計了一款辦公椅 Series 8,因其流暢的曲線猶如綻放的百合花般,因此獲得 Lily 之名,並成為他生前最後一款單椅設計,這張椅子以俐落的輪廓與精準的弧度展現出動態美感,兼具優雅與結構上的穩定性。
兩年後的 1970 年,Lily 推出了 3208 扶手款,在原本的 3108 無扶手款基礎上增添了流線型扶手,使整體線條更顯柔和。
此後,丹麥頂級家居品牌 Fritz Hansen 也於 2007 年對 Lily 3208 進行尺寸上的優化,使其擁有更寬敞舒適的坐感,同時保持一貫的優雅氣質。
2020 年適逢 Lily 扶手款問世 50 週年,Fritz Hansen 以全新胡桃木紋版本向這款經典作品致敬,這是 Lily 首次採用全天然木質製作,溫潤的木紋肌理猶如花瓣般綻放,與鍍鉻金屬椅腳相互輝映。
Photo: Manks
3.Diamond Chair(設計師 Harry Bertoia)
「Diamond Chair 鑽石椅」為義大利藝術家及設計師 Harry Bertoia 對空間、形態與功能的深刻探索,其創新程度令人驚艷。
Harry Bertoia 十分擅長將工業材料發展延伸為「某種純粹形式的優雅」,將其突破傳統框架,使其不僅僅是家具,而是成為一件極具藝術價值的作品。
Harry Bertoia 運用金屬線材創造出 Diamond Chair 輕盈通透的椅身,使得這項設計成為 20 世紀中期現代主義的代表作之一,也為美國現代經典家具品牌 Knoll 奠定了經典傳承的基石。
然而,Knoll 創辦人夫婦 Hans & Florence Knoll 其實從未刻意要求 Bertoia 設計某項特定家具,而是鼓勵他自由探索任何感興趣的領域,只要發現有趣的創作,就與他們分享,對此,Bertoia 回憶起這段過程時曾表示:
「我四處探索,很快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做傳統的研究工作,於是我選擇遵循內心的直覺,回歸自身對形式的感知。我開始思考,什麼樣的椅子能真正代表我?這個過程進展得非常緩慢….,但當我接觸到金屬棒與線材時,無論是彎曲的還是筆直的,都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我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
在這一過程中,他不斷推敲形狀的可能性,並考量金屬線材的特性與加工方式,最終勾勒出一種獨特的結構——兼具美感與功能性的鑽石造型。
最後,他進一步優化細節,使其更加符合人體工學,也更具雕塑感,至此,這張彷若輕盈金屬網狀結構的 Bertoia Diamond Chair 終於誕生,至今仍是現代設計史上不可撼動的經典之作。
Photo: Knoll
4.Corona Chair(設計師:Poul M. Volther)
由丹麥家具設計師 Poul M. Volther 於 1964 年設計的 Corona Chair,是一件極具代表性的丹麥經典家具,這款椅子以其獨特的雕塑感與流暢造型著稱,巧妙地在美學與功能性之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Corona Chair 的結構充滿現代感,座墊則如同層疊的橢圓形漂浮於空間中般,展現出極具辨識度的設計語彙。
此經典之作由丹麥家居品牌 Fredericia Furniture 負責生產,多年來始終保持高人氣,也成為家具設計史上的重要象徵,不僅擁有出色的視覺衝擊力,Corona Chair 的舒適度也備受推崇,使其在現代居家與商業空間中皆佔有一席之地。
Photo: Thorsen
5.La Chaise(設計師:Charles & Ray Eames)
Charles & Ray Eames 的「La Chaise 雲朵椅」最初是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舉辦的競賽所設計,其靈感部分來自法國雕塑家 Gaston Lachaise 於 1935 年創作的雕塑作品”Floating Figure”(漂浮的人物),其獨特的不對稱造型,精準捕捉了人體自然放鬆時的傾斜姿態,兼具雕塑感與舒適性,可謂十分迷人。
La Chaise 的設計結構別具一格,座椅本體以懸浮的方式支撐於細緻的金屬桿上,而金屬桿則與 X 型木製底座相連,賦予其穩定性與視覺上的輕盈感。
如今,由瑞士家具公司 Vitra 生產的版本採用了白色漆面聚氨酯外殼,並以鍍鉻鋼管支撐,搭配上堅固的天然橡木十字形底座,完美延續了這件經典設計的優雅與現代感。
Photo:MoMa Design Store
>>> 〈ExtraL〉MV 中其他款名椅:
Galeotta(設計師:De Pas, D’Urbino, Lomazzi)
Marshmallow Sofa (設計師:George Nelson)

S 64 V Cantilever Chair(設計師:Marcel Breuer)

The Chair(設計師:Hans J. Wegner)
K Chair (品牌:Karimoku)
Chrome Chair(品牌:Dahlens Dalum)
Read More
>>> Jennie 巴黎行已上腳,在 CHANEL 官網發現多雙好看的瑪莉珍和芭蕾舞鞋
>>> 這麼美的飯店,為此去一趟布拉格都值得!W Prague 全新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