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台北將迎來一場跨越時代的藝術盛宴,由富邦美術館攜手美國伍斯特美術館共同策劃的《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將於 2025 年 6 月 11 日揭幕。
從巴黎左岸到新英格蘭海岸,52 件珍稀畫作首度來台,勾勒一條光線如何穿透畫布、引領藝術史邁入現代的軌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光的種子,在這裡落地發芽
作為美國最早購入莫內《睡蓮》的美術館,伍斯特美術館早於印象派尚未廣受認可的年代,便前瞻性地開始收藏相關作品,這座位於麻州的博物館,不僅擁有強大的法國印象派藏品,也完整保存了美國本土印象派藝術的豐沛脈絡。
本次展出的 52 件真跡,匯集將近 40 位大師之作,從莫內(Claude Monet)、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塞尚(Paul Cézanne)等法國開創者,到美國代表人物卡薩特(Mary Cassatt)與哈薩姆(Childe Hassam)等,每一幅畫都是一封視覺書信,書寫著藝術家對自然、光線與現代生活的回應。
從畫室走到戶外,從巴黎出發走向世界
展覽以「光」為軸,重構印象派藝術的多重轉向,一如藝術家如何走出畫室,直面陽光下的田野與城市風景;如何以不加修飾的筆觸捕捉瞬間流動的氣息與色彩。
《特魯維爾港, 維修中的港口》歐仁・布丹
印象派的誕生,不只是技法的革命,更是一種觀看方式的轉變,展區將引領觀者橫跨法國至美國的藝術演變路徑,理解印象派如何一點一滴滲透至西方世界的審美意識中。
此外,本展亦深入探討印象派如何跨越國界,從巴黎的沙龍與畫廊開始,逐步進入美國畫壇,並在美國西部風景的描繪中,轉化為帶有在地精神的創作。
《威廉克拉克夫人》威廉・梅里特・切斯;《割草者》朱利安・杜培
必看之作:莫內、哈薩姆與卡薩特的詩意時刻
展覽焦點之一,即是莫內晚年代表作《睡蓮》,畫面以層疊筆觸交織出水面上流轉不息的光影與時間感,彷彿觀眾也置身其中,隨著顏料與筆尖一同凝視池塘裡變幻莫測的天空倒影。
《睡蓮》莫內
而有「美國莫內」之稱的哈薩姆,其作品《在法式庭園中採花》則展現出清澈明亮的色彩與動態筆法,揉合法式印象派美學與美國自然主義精神,彷彿一首明快的夏日頌歌。
《在法式庭園中採花》哈薩姆
女性畫家卡薩特亦不容錯過,她以細膩筆觸描繪母子間的親密連結,《母與子》一作展現了印象派難得的溫柔面向,在色彩與光線中潛藏的,是無聲的情感厚度與日常生活的詩性。
《母與子》卡薩特
此次展覽預售票已在富邦美術館官網熱賣中,詳細資訊請見官網。
Read More
>>> 「富邦美術館」即將開幕!成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Renzo Piano 在台首件作品
>>> 地獄在此展開,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 Louise Bourgeois 展覽即將登陸富邦美術館
>>> 割下耳朵,是為了聽見上帝的光:看過《梵谷:尋光之路》,我明白什麼叫「信仰」
Photo: 富邦美術館
designed b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