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Netflix 統計出了2020年台灣人氣最高的各類型節目,十月上映的火紅影集《Emily in Paris(艾蜜莉在巴黎)》強勢攻佔喜劇類榜首、浪漫類別有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至於劇情類冠軍則由前陣子口碑極佳的影集《The Queen’s Gambit(后翼棄兵)》拿下。
《The Queen’s Gambit》由美國導演 Scott Frank 執導,改編自美國小說家 Walter Tevis 1983年出版的同名作品。內容講述在孤兒院長大的西洋棋神童 Beth Harmon(由 Anya Taylor-Joy 飾演),透過對弈探索人生,並從中找出自己的樣貌,深刻挖掘了60年代歐美地區反文化運動背景下,關於身份認同、強迫性思考、藥物及酒精成癮、還有女權議題等探討。
而談到本劇,服裝部分更是劇情以外的一大看點。本次邀請到曾參與過《In the Land of Blood and Honey(2011)》、《Never Look Away(2018)》等電影的德國服裝設計師 Gabriele Binder 操刀,她在接受英國版《Vogue》電訪時說道:「一直以來我的工作都是利用服裝來映襯劇情,因此第一步當然要先看看劇本——而我立馬就愛上了這個充滿啟發的故事。」
#1
西洋棋世界,比你想像的還要更華麗
曾獲得兩次美國西洋棋女子冠軍的女子特級大師(Women Grandmaster)Jennifer Shahade 表示自己一直把西洋棋競賽視為一項迷人的運動。她在15歲那年首次飛往巴西(Brazil)參與世界青少年錦標賽,隨後跟著另一場比賽在冰島(Iceland)度過了16歲生日,偶而賽事間的空閒時間還能跟同齡朋友外出派對,完全不像大眾口中說的那樣無趣,到處都充滿了新鮮刺激。
「這種魅力氛圍是敬業的另一種表現,而反之亦然。」她解釋道:「雖然光鮮亮麗的生活型態在西洋棋界裡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卻是第一次在螢幕上看它如此生動地被描繪出來,甚至讓人對這個世界充滿更多的想像。」
事實上,這也不是西洋棋第一次與時尚擦出火花。
回顧2005年 Alexander McQueen 的女裝春夏大秀 “It’s Only A Game”,模特兒們在台上定點排成列,謝幕時再將棋盤的黑白格投影在方正的伸展台上,接著以機械風格的背景廣播聲控一場西洋棋對弈,舞台效果十足。
2010年的紐約時裝週上,荷蘭品牌 G-Star 邀請特級大師(Grandmaster)Magnus Carlsen 在開秀前的現場下棋,後續更與他合作拍攝了系列廣告。此外還有2018年世界西洋棋名人堂( The World Chess Hall of Fame)與 St. Louis 時尚基金會(St. Louis Fashion Fund)的合作,讓新銳設計師們為棋手們打造時髦的西洋棋賽事服裝——雖然大師級人物們還是習慣以俐落黑西裝上場,但這些活動也的確吸引了不少目光。
「儘管多數頂尖特級大師們的穿著相較於15年前已有明顯進步,但舉例如 Fabiano Caruana 和 Hikaru Nakamura 這樣年輕的大師們,想成為風格指標或許還要加把勁才行。」荷蘭的西洋棋攝影師兼賽事轉播員 Lennart Ootes 說道:「西洋棋在眾多電影和廣告中都被用來象徵戰略決策,卻沒看過有哪個西洋棋棋手走過紅毯。」
#2
打造能引發共鳴的年代感服裝
為了找出那些讓棋手們與眾不同的細節,以及讓他們顯得更有趣的元素,Gabriele Binder 開始研究多位60年代代表人物,包含開創 “Space-Age” 風格的法國傳奇設計師 André Courrèges、Pierre Cardin 和 Balenciaga,同時也參考了知名美國女星 Jean Seberg 和 Edie Sedgwick 的風格,希望打造出與過往有所共鳴的年代感服裝。
Gabriele Binder 在研究時注意到,1960年代的西洋棋世界中,只有極少數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女性選手成功打進大師級殿堂。,也發現當時男性和女性的打扮有些類似,且或多或少都有點「怪咖書呆」樣——但 Beth Harmon 卻完全不同,時而青澀可愛、時而叛逆好勝,該如何讓她保有個性卻不過於突兀是服裝設計的一大挑戰。
《The Queen’s Gambit》故事背景是一個女權意識初抬頭的世界,身穿白色襯衫和西裝、帶著厚鏡片眼鏡的男性們充斥在各個角落;看著受困於愛情打擊而沉淪的母親、不受丈夫寵愛的酗酒養母——或是 Beth Harmon 自己,女性角色們的困境看似環繞在男性身上,但同時也正是因為她們擁有過於強烈的性格,在當時保守灰暗的社會中過於跳脫。
雖然一開始時西洋棋乍看之下並不特別時髦,但隨著劇情演進,觀眾也能看到不同棋手間的搭配穿著,每套上場的服裝也都他們自己的意涵——而這點對 Gabriele Binder 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她相信一個人的服裝選擇會為他們帶來好運,甚至獲得更好的比賽經驗。
從樸實無華的破舊洋裝、到青少年時期 Beth 身上常出現的格紋元素、再到她成年後巡迴世界時所穿的精緻洋裝,Gabriele Binder 用符合敘事時空的亮眼造型,烘托《The Queen’s Gambit》鮮明的故事及人物角色,更在其中埋下許多巧思。
「西洋棋將不復以往。」紐約流行設計學院 FIT(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服裝設計碩士班教授兼代理所長 Cathleen Sheehan 對此表示:「《The Queen’s Gambit》為西洋棋賽事注入了國際時尚、人文和歷史等魅力。隨著每次場景切換,都讓我期待接下來她又會以什麼樣的造型出場。」
#3
運用角色服裝來反映內心世界
「她是個很奇妙的人。」談到飾演女主角 Beth Harmon 的演員 Anya Taylor-Joy,Gabriele Binder 說道:「如果她真的很喜歡劇本,當下又覺得角色符合時宜的話,她就會立刻投入其中、馬上就會與身上的服裝產生連結,從頭到腳渾身是戲。」因此本次為 Beth Harmon 打造的多套造型,幾乎都是以角色的故事下去揉合而成。
Gabriele Binder 解釋,團隊刻意將 Beth Harmon 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的造型打造的稍微過時,如此一來就可清楚展示她到紐約後的風格轉變——當她發現同齡年輕人時髦的潮流打扮時。
而在故事前段,被領養後的 Beth 第一次踏入普通中學即感受到自己與其他女孩的不同,覺得自己不屬於校園群體。於是此刻觀眾們開始跟著 Beth 一起找尋與周遭人事物的連結,但後來因為沒有遇見任何與她相似的角色,Beth 便將目光放到了賣場的假人模特兒身上,用一雙大眼睛觀察、輕輕觸碰,並買下那套服裝。
「我一直嘗試用角色服裝來反映他們的內心世界,而我認為格紋元素或許能與 Anya 的角色(Beth)相映成趣,因為她經常直覺地選擇跟西洋棋有關的單品。」
她說道:「對比的棋盤花紋也顯示出遊戲本身細緻入微的特色,一切是如此明確果斷、非贏即輸,這也意味著你不會在她的服裝上看到任何花卉印花。」
#4
角色造型的象徵意義
如同首段提到的年代考究,劇中50年代的造型多以 Jean Seberg 為參考,呼應年幼 Beth 格格不入的氣息;而60年代的紐約風造型則以 Edie Sedgwick 作為靈感,Beth 在這時開始變得注重打扮。隨著 Beth 一路在國內比賽過關斬將,她似乎也意識到自己銳不可擋的天賦,並更常和朋友們在一塊,因此服裝以輕鬆休閒的 T-shirt 呼應60年代中期法國設計師 André Courrèges 的風格,搭配髮帶和裙裝,顯得更自信放鬆。
而當時反文化運動的影響則反映在另一位角色:Benny Watts(由 Thomas Brodie-Sangster 飾演)身上。不像校園裡的 “Chess Geek”,或和其他大師們一樣西裝筆挺,Benny 總是穿著皮衣、帶著牛仔帽,還隨身掛著一把小刀,與 Beth 同樣洋溢才華又特立獨行。Gabriele Binder 表示:「我覺得他們兩個人會是對很可愛拍檔。」
當故事進行到中後段,Beth 在巴黎的比賽換上有著黑色線條的米色連身裙,讓人聯想到 Pierre Cardin 的設計風韻,散發低調優雅;首度迎戰蘇聯冠軍時的一襲綠色洋裝,象徵自小便戒不掉的綠色藥丸;直到該集結尾,輸掉比賽的 Beth 借酒澆愁、意志消沉,Gabriele Binder 在此結合當時英國崛起的 Biba 風潮,還讓她模仿 Shocking Blue 樂團主唱 Mariska Veres 畫上蒼白妝容和濃黑眼妝,用一個局外人的眼光來詮釋當時風靡歐美的時尚打扮,伴隨著《Venus》一曲,象徵 Beth 正試著重新以自己的方式構築人生。
#5
打造代表性的紅髮造型
從孤兒到西洋棋大師,Beth Harmon 的心路歷程某部分也反映在她的妝髮上,使她在眾多棋手中顯得時髦亮眼,同時卻又嬌小脆弱。因此導演邀請了英國妝髮及特效設計師 Daniel Parker 來統籌,先前作品包含影集《Chernobyl(2019)》、電影《Zero Dark Thirty(2012)》、《Troy(2004)》等經典,目前正在拍攝新電影《Oslo》,而備受期待的《The Matrix 4》也正在後製階段中。
Daniel Parker 在一篇與英國版《Vogue》的訪問中表示:「劇本撰寫的方向會讓你對角色樣貌有個概念,但當然實際與演員碰面後或許又會完全打掉重練。舉例像是養母 Mrs Wheatley 這個角色,原本設定應該是金髮,但演員 Marielle Heller 的深棕髮色看起來更加亮眼,像這種時候我就需要很快做出調整。」而 Beth 的紅色短髮正如她的服裝一樣,蘊藏了不少訊息。
在原著小說中的女主角 Beth Harmon 被設定為棕髮,但看完劇本後 Daniel Parker 卻認為紅髮更適合,於是決定與導演討論改動空間。「有趣的是當我和導演 Scott 見面後,他竟跟我說:『我覺得她應該要有一頭紅髮。』我立馬同意。後來和 Anya 碰面時我問她:『要是 Beth 改留紅髮你覺得如何?』沒想到她也答道:『什麼意思?她本來就該有一頭紅髮呀。』」他接著說:「這種一致的情況極為罕見,大多時候你都需要強力說服他們才有可能發生。」
搞定髮色後,接著是髮型設定。Daniel Parker 讓孤兒院的孩子們都留起極短瀏海和耳下三公分的短髮。這種呆板枯燥的風格不是多數母親會幫孩子選擇的,因此看著 Beth 剪去長髮、換上破舊的服裝,就好像讓觀眾跟著她一起體會失去母親的悲傷;而後隨著 Beth 長大離開孤兒院,她的頭髮逐漸有了變化,微微的波浪造型搭配旁分長瀏海,顯得更成熟撫媚;不時再以髮帶、帽飾點綴,除了真著身份和能力轉變,也會隨著她的心情、價值觀而有所不同。
#6
除了服裝,妝容也同樣重要
Daniel Parker 解釋道,妝髮設計最難的部分是要滿足劇本要求,同時兼顧導演期望與自己的想法,在不過度仰賴電腦特效的前提下呈現出最真實的故事面貌。而考量《The Queen’s Gambit》故事從 Beth 的孩童時期講述到她長大成人,妝髮的作用在此便顯得極為重要,必須要精準銜接角色每個階段的成長歷程——尤其故事到後半段,Beth 因酗酒、服用過多藥物而精神恍惚時,都以近距離鏡頭特寫了臉部表情。
他表示:「如果有個地方出錯,或者沒辦法準確接續後面的劇情,那麼一切都是徒勞。這與服裝同等重要、是一個完整的歷程,尤其是這個故事橫跨了那麼長的時間。」
有感於此,Beth 的妝髮靈感參考了美國演員 Natalie Wood、Rita Hayworth 和 Lauren Bacall,外加些許 Grace Kelly 的時髦風範。Daniel Parker 形容那是個美好年代,不過度裝飾卻又不失打扮,基本上就只有用到粉餅、眼線液、腮紅和唇彩而已,非常簡單;而當故事中 Beth 狀態不好的時候,只需卸掉演員臉上帶有霧面感的妝粉,讓近乎素顏的肌膚透出光澤,搭配凌亂頭髮和暈開的黑色眼妝,就能達到畫面需要的效果、寫實自然。
#7
有得到、有失去,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劇名《The Queen’s Gambit》譯為《后翼棄兵》,是西洋棋裡的一種開局方式,香港棋藝教育創辦人吳震熙在一篇專文中解釋:「在象棋(西洋棋)中 “The Queen’s Gambit” 往往是指白方將兵推往 c4,故意被黑方 d5 兵吃掉,然後減少對方 d5 兵本來對 e4 格的控制。用物質的犧牲,得到中心控制權補償的戰術。」
女主角 Beth Harmon 的人生正如這個開局走法:從失去母親的傷痛中找到天賦啟蒙,幾年後再次受到打擊而沉淪於藥物和酒精之中,最後靠著朋友的扶持重振腳步,逐步攀上棋界巔峰。
自耽溺中甦醒後,Beth 的穿著也有了些許不同,與先前的打扮相比更穩重精緻,除了黑或白色的合身洋裝,還有一件 André Courrèges 與某位美國設計師合作的米白配色格子大衣,Gabriele Binder 表示:
「除了散發無比自信,我們也希望能用棋盤格的視覺效果來呼應她每一步強勢的策略走法。」
而在最後一場比賽裡,Beth 的服裝呼應到首集劇情中母親為她縫製的同色系洋裝。「在第一集的劇情中,Beth 穿著母親為她製作的洋裝、上頭繡有她的名字。這件洋裝對 Beth 來說有著『家』的意涵,於是我們希望為她營造出『回家』的感受,因此選擇讓她在最後一場比賽中換上同色系的洋裝——她也穿著那件洋裝拿下勝利。」
「我們想用這個顏色來展示她終於能懷著自信,帶著母親的回憶一同前行;而就在那一刻,她不再害怕以往最恐懼的對手。」Gabriele Binder 這麼解釋。在故事剛開始,那是個脆弱的顏色,但在故事的最後,同樣的顏色卻標誌著她的堅強,象徵著她終於「回家」了,找到自己心中那股安穩的力量。
「簡單一點去理解,象棋(西洋棋)本來就是雙方數目對等的遊戲,處一個平衡狀況。Gambit 就是讓雙方各得到、同失去一些不同的東西,故意讓局面出現不平衡。」吳震熙後於文末寫道:
「人生中,也是在得到與失去中不停交錯。冥冥中,命運就如兩邊的硬幣被不停翻弄。有高低,有起跌,有失去,有擁有,才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影集的最後,成為新任世界冠軍的 Beth 在回程途中決定下車步行,身穿全白大衣、長褲、靴子和帽子,穿梭在公園裡。此刻的她就像是棋盤上的皇后,也呼應她先前說過,擁有64個方格的棋盤就是她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頭她能放心做自己,盡情擁抱所愛之事,也在繞了一大圈之後重新找到了她的歸屬。
Cover Art Design: 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