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圈的光怪陸離,經常是許多人朝著這扇窄門探頭探腦的原因,然而這個領域形塑出的目眩神迷,卻也往往給人一種不得其門而入的距離感。究竟在時尚圈工作的人們,除了華服、香檳、鎂光燈以外,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工作樣貌呢?在 #FashionInsider 連載當中,我們與深耕產業多年的時尚工作者們展開對談,一究褪下誤解以後時尚工作的真實樣貌。
上回,透過與設計師品牌 if&n 主理人蔡宜芬的對談,深刻體會到在台灣經營服裝品牌的不易,而本次,The Femin 將視角轉向同樣不容易經營的時尚選品店。
在台灣,為人熟知的時尚選品概念店多數已有多年經營奠基,並在市場上累積了固定客戶,而近三年來迅速崛起、竄紅的 LIGHTWELL,則以時尚選品結合藝廊空間,成為時尚/藝文產業中的新星,不僅帶來與眾不同的選品及策展觀點,對於空間的規劃與運營也有獨到眼光,曾於國內外榮獲 12 個空間獎項的殊榮。
LIGHTWELL 目前所販售的品牌橫跨設計師品牌、配飾、生活家居選品,從近年來正當紅的 KIMHĒKIM;Jennie、韓韶禧頻頻穿上身的丹麥品牌 GANNI,到 Kate Middleton 也愛戴不已的英國手袋品牌 DeMellier,都是在創辦人 Eileen 精準眼光下所捕捉到的美學視野。
今回在 The Femin 邀請下,Eileen 特別與我們分享從求學到創立 LIGHTWELL 的風雨故事。
不急於求成,將磨練視為成功的基石
在時尚產業打滾將近十年的 Eileen,大學時期念的是輔大織品系的服飾設計組,畢業後認知到自己志業不在服裝設計上,便毅然決然地前往英國念商科研究所。
讀完研究所後回到台灣,Eileen 沒有急於求成,反而進入科技業的公關公司磨練自己、學習各種基礎硬知識,之後才走上創業這條路。有別於許多人直接轉向挑戰開選品店,Eileen 的起步反而是從 2014 年代理美國髮飾品牌 L. ERICKSON 開始,並隨著一步步的成長邁進及累積實力後,於 2020 年創辦 LIGHTWELL。
逐步造夢的過程,是一步一步現實考量下所孕育的點滴
在這不斷衝刺的十年裡,幾次轉換跑道的路程,Eileen 當然也遇到不少心境轉折,她認為:
「每一個階段所做的事情,都會累積成下一個階段的養分。」
Eileen 的創業之路始於家人的鼓勵,在她決定轉向未知的創業之路闖一闖時,首先考量的就是創業主題,「我先從自己身上會用到的產品去想,同時還要考量市場性等,所以最後才會鎖定髮飾品牌 L. ERICKSON 作為開始。」即便 L. ERICKSON 以台灣市場角度來說,並不算太大眾的產品,也有很多人一開始並不認為 Eileen 所投身的是「時尚產業」,但 Eileen 卻反倒認為:「時尚在商業的角度來說,也算零售業的一種。」
而 Eileen 在從事代理品牌時期所累積的的管理能力,包含人力、庫存管理等,這些很 Solid 的瑣碎細節,儘管花上五年的時間才建構出一個完善的系統,但卻對後來經營 LIGHTWELL 上有莫大的幫助,也讓 Eileen 在一步步築夢的過程中更加有信心,更有方向去思考如何規劃。
沒有一條路會白走,曲折的路途,可能是夢想的發源
前面提及過,在輔仁大學畢業後,Eileen 已經充分了解時尚產業的運作,而自認不適合做服裝設計師的她,決定轉向商業層面,選擇到英國念商科研究所,回國後的第一份公關工作,也是為了累積硬實力,而 Eileen 認為,這份工作所帶來的成長幫助她很多。
所以說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還真是所言不假,無論如何,只要曾經用心過,「過程」也會是路途中最美麗的豐收。
然而最後為何是選擇「時尚選品概念店」呢?Eileen 表示代理 L. ERICKSON 的成功經驗給足了她創業的良好基礎及信心,因此 LIGHTWELL 並非橫空出世,它對 Eileen 來說更像是一個事業體的延伸,讓 Eileen 在擴大品牌之餘,還有機會去接觸新品牌,並測試台灣市場對不同國際品牌的接受度。
「這個產業讓我願意往前走,同時沒有被消耗掉熱情。」
至於是什麼契機讓 Eileen 萌生以時尚為志業的決心呢?她表示自己並不像別人一樣,突然在某個重大的時刻下定決心,而是因從大學起念服裝設計,所以比別人更有機會了解這個產業和領域,且每一個階段的累積,Eileen 也都能持續從中挖掘到新奇有趣的事情,讓她保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我知道有些人把興趣當作職業時,會消磨掉原本對產業的熱情和樂趣,但我覺得,我之所以可以一直做下去,是因爲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東西可以探索和學習,因此我一直保有熱情。」
而從事志業的信念,往往是成就一個人的關鍵因素,很多時候並不是「我期待」,更多時候是「我相信」,回望十年下來的創業路,一路支持 Eileen 走下去的,無非就是產業帶給她的新養分:
「這個產業對我來說是很健康的,它讓我願意往前走,同時也沒有消耗掉我的熱情。」
「時尚像一個時代的文化縮影,當你在商業面取得成功時,就代表你對文化推進的投入沒有白費。」
時尚產業流轉百年,所影響的層面淺至個人,深至整個社會及時代,而能持續從事這行的人,無論如何,多半都有顆赤子之心及不滅的熱忱,就如 Eileen 對文化層面之於時尚的精闢見解:
「時尚就像是每一個不同時代的縮影,能觀察到那個時代的人透過服裝所傳達出的精神哲思。」
「舉例來說,前陣子疫情爆發的時候,Y2K 風潮再度復興,這就與我們歷經疫情所承受的苦悶有很大的關聯性,因為這個時期的人類是脆弱的,所以喜歡一些正能量的事物。而且很有趣的是,在 2000 年流行的東西,現在在抖音上也相當熱門,這個跨時代的文化符碼是相當值得探討的議題,所以我覺得就文化角度來說,時尚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代表某個時代的精神,而且也很像一個循環,就像後疫情時代,因為經濟衰退,許多消費者的時尚重心轉向追求簡約、高品質、可長期投資的單品,也是 Quiet Luxury 開始流行的原因之一,因此時尚其實具有很重成分的『時代性』。」
轉個方向,從商業角度來說, Eileen 早前說過:「時尚產業是零售業的一環。」不過有趣的是,她也認為文化和商業層面是會相互影響的,譬如經典的 YSL 吸煙裝,在過去時代背景中,是一個跨時代展現女權主義的象徵,設計師透過服裝去溝通女權的訴求,讓女性在穿衣上獲得自由,因此即便吸煙褲裝在現代看來再正常不過,但在當代卻是突破性的先鋒發展。
「這種精神性的象徵,雖然是很軟性的,但它卻可以推動進步,所以我認為,有時候在商業層面取得成功,其實就代表著你對一個時代文化精神的推進是有幫助的。」
「實體空間的精髓就在於『體驗感』,這是真正難以被取代的。」
如此感性卻又富含哲思的一番見解,也讓我們好奇,Eileen 當初怎麼會想以時尚結合藝術的方式來規劃 LIGHTWELL 呢?而在經營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又是什麼?
關於此番提問, Eileen 悠然地說:「起初在想 LIGHTWELL 二樓和三樓空間要做什麼時,我思考的是如何讓人願意一直走進這個實體空間。」
「我認為在網路媒體迅速發展的現代,實體空間的精髓就在於『體驗感』,這是真正難以被取代的,所以會選擇藝術展覽作為空間規劃,第一個是因為時尚和藝術某個程度上算是系出同門,都是美學文化相關產業,所以彼此有很多 Crossover 也是和諧的。」
「另外就是,我希望 LIGHTWELL 這個空間之於中山商圈是很自然的存在,同時也符合這個商圈的調性。開店前我們有做田野調查,發現中山商圈是一個新舊融合的區域,也鄰近很多藝文空間,像是光點、當代美術館、北美館等,因此 LIGHTWELL 存在這個商圈,才會如此自然而然地發生。」
因此 LIGHTWELL 說是選品店,倒不如說它更似一個匯聚藝文氣息的精緻時尚空間。
「選品,其實跟策展很像。」
雖說 LIGHTWELL 定位為複合式藝文選品空間,但 Eileen 認為,選品跟策展其實是很相似的概念,要怎麼展示?說給誰聽?怎麼樣搭在一起才是好的組合?都是一門學問。「我們在成立 LIGHTWELL 前並沒有藝術背景,所以開店前兩年,其實花滿多心力在研究如何呈現出連藝術圈專業人士都會認可的展覽。」
至於選品方面,Eileen 認為從 0 到 1 是最困難的步驟,因為最剛開始時,的確有被一些很想合作的品牌拒於門外,「很多品牌會希望等你更穩定一點,再來合作。實際上有些品牌,我們也確實接洽了兩、三次才成功。」即便萬事起頭難,但 Eileen 認為持續做對的事,終究是可以往想要的方向前進。
而在繁雜的大小工作中,動腦雖然傷神,但最令人傷腦筋的還是「執行」,畢竟是藉由他人之手,很多細節無法親自顧到。Eileen 表示,對服務業來說最困難的就是「人」,不過幸好在前面創業初期的階段,Eileen 有請商品採購團隊建立一套有系統的品牌教育訓練制度,並將需要的人才都逐步培養上軌道,所以 LIGHTWELL 創立後在尋找與培訓銷售人才時,反倒就容易得多了。
打破窠臼的新嘗試也是一種市場測試
創立時尚選品概念店,除了滿腔熱忱以外,當然還得考慮到實際層面上的運作,Eileen 便坦言在選品上最看重的點,就是要符合現代都會女性的時髦風格,「我認為現代女性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角色的切換,因此女性需要的服裝和配件會更多元化,所以我們店內有正式也有休閒的單品,甚至還有小朋友的單品,以及一些生活產品。」除此之外,Eileen 透露自己還會考量品牌的永續性、在市場上的獨特性等,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實際歸實際,不過 LIGHTWELL 偶爾也會引進一些「打破窠臼」的新奇單品,測試市場的接受度,但 Eileen 也表示自己會設一個停損點,畢竟開時尚選品概念店,百分之八十的商品必須是市場可以接受的,在基礎面運營狀況好的情景下,才會挪一部分空間給測試性品牌/商品,但如果進來兩季後都沒有成長,也只好割捨了。 Eileen 亦補充道:
「如果那 80% 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可以測試的商品就會更多,因為我相信,有些品牌確實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培養客群的。」
回首創業十年,Eileen 說:「我們有走在對的路上。」
回首過往將近十年的創業路途,即便並非一路順遂,但走到現在, LIGHTWELL 在累積一定知名度和客群後,也在台北街頭安定了下來,而這也像 Eileen 的家一般,帶給她多采多姿的生活和未來藍圖。
回溯一路走到如今的成就,是否已經達成當初創業的目標了呢? Eileen 說:
「我們有走在對的路上。」
當然她也有達成一些設定的短程目標,其中開店之初最先設立的目標就是希望 LIGHTWELL 的空間可以獲得專業獎項的肯定,至於為何會這樣設定呢?Eileen 表示:「雖然開時尚選品概念店在我們公司發展歷程下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我們認為選品店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穩固客流量,我知道無法一開店就帶來很大的流量,才會轉而希望利用空間讓大家更認識 LIGHTWELL。」
於是深耕中山商圈近三年後,近期 LIGHTWELL 在 NOKE 忠泰樂生活百貨開設新專櫃, Eileen 也向我們分享了展店心得:「我認為展店這件事,講求各方面的條件,其中位置是否符合品牌調性、空間是否能傳達品牌風格,還有這個地點是不是我們客群會去的,都得慎重考量。
「我不會一昧追求高成長的展店數量,因為對我來說,開對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Eileen 進一步表示:「忠泰本身在藝術耕耘這塊很深,再來他們有自己的建築體系,所以商場空間設計上相對也比較舒適,更能傳遞出 LIGHTWELL 的品牌特質,那就是藝術、時尚和自在地做自己。」
把選品工作比喻為「空軍」和「陸軍」,無論走哪條路,多觀察就對了
在社群媒體急速發展的時代,如今,我們只要打開手機,就能看見成千上萬條的時尚新知,而面對排山倒海的資訊量,要如何精準地鎖定自己的美學需求,同時緊抓住時代脈動、跟上趨勢走向,並以此建立風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此,Eileen 也分享她的一些心得:「一定要定時去看趨勢報導,再來就是看專業時尚媒體的報導、關注國際服裝獎項等,同時我們也會觀察國內外跨境電商和選品店在做什麼、推廣哪些新設計師,並研究正熱門的設計品牌等。另外我覺得實際去逛街,可以看見很多細節,除了服裝質感以外,觀察別人店內的裝潢或陳列,都是網路上看不到的。」
「現代的時尚產業是一個空軍和陸軍並駕齊驅、同時迸發的多重宇宙,無論藉由什麼方式觀察和搜集資料,都是一種成長的途徑。」
作為時尚選品概念店的「策展人」,一定要先清楚來看展的人是什麼「輪廓」
時尚選品概念店的主理人通常都有自己一番獨到的美學眼光,在經營層面上也有一定的管理戰術,當問及 Eileen 在經營時尚選品概念店的必要能力和條件時,她也大方地與我們分享:「老實說,我覺得時尚選品概念店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因為必須在六個月前先買貨,所以你必須要先預測趨勢,然後它還有季節性,所以有定期的銷量也很重要。」
「除此之外,開店前你一定要想清楚你的 TA 是誰,就像我說過的,選品跟策展很像,如果不清楚你族群的輪廓時,你挑選商品就會沒有方向。」
現代女性大哉問:家庭跟工作怎麼平衡?Eileen:「沒有正確解答,只能不斷動態調整。」
在高齡化的平均結婚年齡背景下,現在的女性面對家庭和事業確實走入了兩頭燒的境地,尤其是成為母親後的人生,又是一個新關卡的開始。
面對類似的情景,Eileen 也認為家庭生活跟工作一直都很難平衡,而這也是她生了小孩才能真正體驗到,「小孩每個階段需要的陪伴不一樣,所以作為母親就需要動態調整自己的步伐。有時候妳會覺得好像找到平衡了!但,明天下午或下個禮拜感覺又不一樣了。」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Eileen 也漸漸練習讓自己在不同角色切換時,盡量專注於當下,除了有助於平衡生活以外,更可以將事情做得更好。這樣在多方角色切換的 Eileen,也鼓勵母親盡量不要放棄自己的工作:
「我知道這件事很困難,所以我才會說『希望可以的話』。但保有一份工作,會讓妳在育兒過程走到一個階段時,仍能保有自已。」
想要在時尚產業中擔任什麼角色?不要用猜的,去做。
訪問到了尾聲,聽了 Eileen 分享這麼多行業知識,我不禁好奇地問她,對於未來想要進⼊時尚產業及選品⼯作的一份子,能不能給些建議或鼓勵呢?
Eileen 回答道:「我認為時尚產業有很多角色可以做,不過儘早開始累積自己的實戰經驗,會是進入這條產業最有利的幫助。」
「儘管可以從唸書或閱讀得到一些學術上的知識,但你究竟想要在時尚產業中擔任什麼角色?站在什麼位置?不要用猜的,實際去做。」
—— 同場加映 ——
在聊了這麼多關於 Eileen 的創業故事後,我們也好奇 Eileen 近期最新關注的品牌及藝術家?
Eileen 大方跟我們分享近期關注的女性設計師品牌 Ahluwalia,設計師為奈及利亞印度混血,相當擅長以服裝表達自身國家的文化,卻不會讓人覺得是傳統服飾,「此外 Ahluwalia 很關注社會議題,比方說會特別選擇女性所擁有的生產線。總而言之,就是透過時尚的力量,去創造更大的影響力,而這也是我一直所嚮往的。」
Ahluwalia AW23 “Symphony”
至於藝術家,剛好 LIGHTWELL 近期的藏家展《Appreciation》中有一位 Eileen 很喜歡的藝術家 Caroline Walker,作品所描繪的都是女性勞工階級,類似以畫筆來描摹攝影成像的方式,不過其畫中的人物並非虛構,而是真實的,「我覺得他想傳達的是,這些在現實社會中被低估的女性,其實也是一具具活生生的肉體,並透過特寫描摹的方式,讓觀者去重視這些沒有得到社會資源幫助的人群。」
Caroline Walker 作品
Read More
>>> #FashionInsider:「堅守風格之外,更要思考如何經營,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專訪 if&n 主理人 Yifen Tsai
>>> #FashionInsider:「對所有事物保持信念與好奇。」—— 專訪 Polène Paris 大中華區公關經理 Ling-Yi
>>> #FashionInsider:「認真工作並當個善良的人。」── 專訪 Peter Do 公關總監 Jessica Wu
Photo:Wang Kai Yun, LIGHTWELL, Ahluwalia, Caroline Walker
Art Design : Chara